本文作者:Manish Kumar 是施耐德电气数字能源业务执行副总裁
随着我们迈入新的十年,有一点已变得十分明确——实现净零排放的建筑不再是选择,而是一项必须。全球建筑排放占碳排放总量的近40%,各方压力正在加剧:政府收紧监管政策,投资者更加重视可持续性,而租户与员工则要求更绿色、更高效的工作和生活空间。但挑战依然存在:我们如何将“净零”愿景转化为真正可衡量的行动?
在施耐德电气,我们相信答案在于“三步走”战略:制定战略、实现数字化、推动脱碳。结合 Planon 的智能建筑管理解决方案,我们正助力组织加速迈向净零未来,将建筑转变为高效、以人为本、具有韧性的空间。让我们来深入了解这一过程。
第一步:制定战略——为净零打好基础
“不可衡量就无法管理。”实现脱碳的第一步,是清晰了解当前所处的位置。这意味着要评估碳足迹,在建筑资产组合中进行绩效基准测试,并制定明确的、基于科学的目标。
我们借助 EcoStruxure™ 平台提供的数据洞察,帮助组织制定净零路线图。通过 Planon 的集成化工作场所管理系统(IWMS),企业可以实时追踪能源使用、空间利用率和资产绩效,识别出关键的改进领域。
但仅有战略远远不够,执行同样重要。这也是我们强调将业务运营、财务规划和技术投资与净零愿景对齐的原因。
第二步:实现数字化——将数据转化为可行洞察
数据是智能、可持续建筑的核心。然而,如今高达 68% 的建筑数据未被有效利用。实现脱碳的关键在于释放这些数据,打破建筑管理系统(BMS)、运营技术(OT)和信息技术(IT)之间的孤岛,用 AI 驱动效率提升。
通过物联网传感器、AI 分析平台以及云端能源管理工具,我们能够实现预测性维护、实时监控和自动化运营优化。Planon 的智能建筑解决方案与施耐德电气的 EcoStruxure™ 集成,打造出统一的数据平台,助力设施管理人员基于数据作出决策,降低排放并减少运营成本。
在伦敦的 150 Holborn 办公大楼项目中,Planon 与施耐德电气携手打造了一套集成的智能建筑平台,取得了以下成效:能源浪费减少、舒适度提升,并获得行业领先的可持续认证。这就是净零建筑的未来典范。
第三步:推动脱碳——实施可扩展、可落地的解决方案
当战略明确、数字基础稳固后,下一步就是在整个建筑资产组合中实施具体的脱碳举措,包括:
提升能效:采用智能照明、自动化 HVAC 系统与高效能设备,能将能源消耗降低高达 30%;
电气化转型:逐步淘汰基于化石燃料的系统,转向全电的供暖、制冷与电动交通基础设施;
可再生能源集成:部署太阳能、风能或地热等现场能源系统,并结合微电网技术增强能源韧性;
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建材:应对建筑材料中的“隐含碳”,确保新建与翻新的可持续性。
在施耐德电气,我们已将这些战略融入自身运营,并作出明确承诺:
2025年实现运营碳中和(通过碳抵消)
2030年实现运营层面净零排放
2050年实现全价值链的净零排放
现在是采取行动的时候了
如果您希望深入了解我们对于“净零建筑”的共同愿景,欢迎观看我与 Peter Ankerstjerne 的“创新对话”,我们共同探讨了智能可持续建筑的未来,以及合作如何创造真正的影响。
迈向净零之路虽充满挑战,但回报也十分清晰:运营成本更低、资产价值更高、符合法规要求,且打造更具韧性的商业模式。更重要的是,我们今天就拥有实现这一切的技术、专业知识和战略。
在施耐德电气与 Planon,我们致力于推动这一变革。不论您正处于起步阶段,还是希望扩大可持续发展成果,我们都能助您将净零愿景变为现实。
资料来源:planon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