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看上海车展:特斯拉再次缺席,中国车企集体闪耀

极客网・极客观察4月25日 作为中国规模最大的汽车行业盛会,今年上海车展再度引起全球瞩目。

2025年4月23日至5月2日,上海车展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行,来自26个国家和地区的70家汽车制造商参展,在不到两周时间内,它们预计将推出100多款新车。

毫无意外,电动汽车巨头特斯拉连续第二年缺席车展。当前,中国汽车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特斯拉若持续置身事外,其市场竞争力或将被削弱。

与之相反,中国车企则在本次车展上集体闪耀,继续保持锐意创新和及积极竞争。

InsideEVs主编Patrick George在文章中写道:“我们来上海车展见证未来。中国电动汽车市场的发展速度远超世界其他地方,从阿维塔到极氪,我们在此可以亲身感受新车魅力。”

日经亚洲发评论文章指出:“科技范式正在发生转变,中国汽车制造商转向电动化,其目标不单纯只是为了环保,更是期望在科技和产业领域占据主导地位。”

中国势力在干什么

市场咨询公司Rho Motion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纯电及插电式混动汽车销量突破1100万辆,同比增长40%,占据全球1700万总销量的60%。中国乘用车协会(CPCA)指出,2024年中国自主品牌在本国乘用车市场(含电动与燃油车)的份额攀升至60%,较2023年的50%显著增长,充分彰显中国汽车产业的强劲统治力。

在展会上,宁德时代发布新电池,实现5分钟极速充电,续航里程达520公里;不久前,比亚迪也曾推出新电池,单次充电可以续航400公里。

除此之外,传感器制造商Hesai、无人驾驶开发商华为、小马智行等企业纷纷携新品亮相,显示出中国企业的活力。目前,中国车企在电池技术、无人驾驶、智能化等核心赛道突飞猛进,让特斯拉及众多传统外资车企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

比亚迪携旗下腾势、仰望品牌带来多款车型,其中包括两款概念超跑;吉利宣布将推出电动皮卡;零跑和小米也展出最新款电动汽车。大众、宝马、日产、丰田、通用汽车等外资车企积极应战,均展示新车,电动化产品占比显著提升。

汽车咨询公司Star全球主管Andrew Fellows直言,外国品牌想要跟上中国汽车行业的发展节奏并非易事。他感慨道:“在疫情大流行期间,西方车企近乎停滞不前,而中国却在电动汽车领域掀起了一场革命。”

开展前夕,蔚来、极氪率先召开新品发布会。蔚来CEO李斌透露,公司计划推出右舵版车型,重点开拓欧洲、东南亚等海外市场。

李斌在发布会上直言:“中国汽车市场充满多元活力,每一个参与者都需具备前瞻性战略眼光,制定长远发展规划。唯有持续进行技术创新,不断推出新颖设计,并提供卓越售后服务,才能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他进一步强调,如今中国消费者对汽车的需求早已超越单纯的交通工具属性,外国车企若不深入洞察本土需求,将难以满足国内消费者日益多元的期待。

咨询公司Jato Dynamics的分析专家Bo Yu认为,电动化是中国汽车发展的第一阶段,现在已经转入第二阶段,也就是智能化。

然而,智能化发展仍面临严峻挑战,其中车祸问题尤为突出。小鹏汽车CEO何小鹏在香港表示,开发真正成熟的无人驾驶系统可能需要十年甚至更长时间,这一过程还将面临诸多监管和法律层面的难题。上海咨询公司Automotive Foresight的专家张豫(Yale Zhang)也强调:“无论技术多么先进,若无法避免致命车祸发生,那么智能化的实际意义将大打折扣。”

特斯拉还在继续恶化

再看特斯拉,目前它在中国的销量已经出现下滑态势。数据显示,今年3月特斯拉在华售出78828辆汽车,同比减少11.5%;2024年,特斯拉全球交付量下滑1.1%,其中上海超级工厂的出口量更是大幅下降24%。

为扭转局面,特斯拉中国祭出促销大招:宣布在6月30日前,焕新版Model Y首次全系提供5年0息贷款方案,首付低至7.99万元,月供约3060元;同期,Model 3全系推出限时8000元保险补贴,后驱/长续航版叠加5年0息政策后,月供低至约2460元。

而特斯拉引以为傲的FSD(完全自动驾驶)技术始终未能通过中国监管审核。上个月,特斯拉已暂停FSD相关申请。鉴于无人驾驶事故频发,工业和信息化部已明确提醒汽车制造商,必须强化安全保障,禁止过度夸大辅助驾驶功能。

最新报告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特斯拉营收下滑9%,汽车销量骤降20%,净利润更是同比锐减71%。有观点认为,关税政策对其业绩冲击显著,未来特斯拉向美国出口汽车的难度或将进一步增加。

GLJ Research数据显示,3月31日-4月6日期间,特斯拉汽车在中国的注册量骤减83%。基于此,GLJ Research在报告中直言:“特斯拉的状况似乎还在继续恶化”。它建议投资者抛售特斯拉股票。报告强调,最新研究证实,特斯拉的下滑并非短期波动,而是其海外需求和整体市场定位出现了深层次问题。

事实上,特斯拉面临的困境并非个例,保时捷同样陷入销量泥潭。2023年,保时捷中国销量下滑28%。反观2025年上海车展,比亚迪旗下品牌动作频频。腾势推出全新车型腾势Z(暂未公布售价),高端品牌仰望也带来定价100万元的新旗舰SUV车型U8L,彰显中国车企在高端市场的进击之势。

来自DataForce的数据揭示,中国汽车不仅在本土市场对特斯拉形成碾压之势,在欧洲的追赶速度同样令人惊叹。去年前3个月,比亚迪在欧洲仅售出7000辆汽车,而今年同期销量飙升至27000辆,增幅近300%。尽管目前特斯拉仍是欧洲电动汽车市场的头号品牌,但中国车企的崛起已不可忽视。

许多销量数据更直观地展现了中国汽车的进攻态势。今年前3个月,在欧洲地区,MG ZS销量从去年同期的25300辆增长至36400辆;MG3更是实现爆发式增长,今年前3月销量达15300辆,相较去年同期的938辆增长超15倍;比亚迪海豹U从去年的101辆跃升至今年的12400辆;极星与零跑03也呈现惊人涨幅,极星销量从8辆增至4700辆,零跑03从152辆攀升至2500辆,这些数据均为今年和去年前三个月的成绩。

对于特斯拉,市场情绪已经改变。中国市场注册量急剧减少,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竞争加剧,所有因素引发人们的质疑,他们担心特斯拉能否在电动汽车领域保持领先地位。(小刀)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25-04-25
外媒看上海车展:特斯拉再次缺席,中国车企集体闪耀
特斯拉若持续置身事外,其市场竞争力或将被削弱。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