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消息(兰茜)近日,工信部旗下赛迪研究院产业政策研究所(先进制造业研究中心)发布《中国低空经济应用场景研究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
围绕低空经济应用场景的发展现状和特点、商业化路线、面临的挑战以及下一步工作建议等方面,描绘低空经济未来发展蓝图。
报告指出,低空经济应用场景分为生产作业、交通运输、文旅体验、安防安保等四大领域,生产作业大规模应用可反哺低空核心技术发展;交通运输应用能拓展经济空间和地理空间,解决“最后一公里”配送、偏远地区运输等传统交通盲区问题;文旅体验应用能培育新型市场消费模式;低空安防应用能够重构对抗防御体系,最终实现无人化智能巡防。
报告表示,低空经济的商业化路径呈现“非城市场景以刚需优先,城市场景先行试点,后期全域融合”特点。报告预测,从2025年到2035年,低空经济将进入战略准备期、市场拓展期和生态成熟期三个阶段。
目前,我国低空经济的商业化路径处于战略准备阶段,正在通过小规模、区域性试点,持续积累数据和经验。要想真正实现应用场景商业化需通过飞行活动、飞行区域与低空装备的精准匹配。需从政策先行、技术验证、市场需求激活、成本优化等四方面协同发力。
当前,我国低空经济应用仍面临政策法规滞后、技术瓶颈突出、基础设施短缺、商业模式模糊、消费认知不足等五大挑战,为此,报告提出五项工作建议:
强化顶层设计,完善政策标准体系;统筹资源攻关,突破核心技术瓶颈;构建统一空管,加速基建全域布局;培育市场生态,拓展成熟应用场景;深化宣传推广,提升社会认知水平。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