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至12日,由未来移动通信论坛、紫金山实验室主办的2025全球6G技术与产业生态大会(原全球6G技术大会)在上秦淮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召开。大会首次设立"软件与开源"平行论坛,围绕面向6G时代的软件与开源关键问题展开交流研讨。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尹长川担任论坛主持人。
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尹长川
中国科学院院士王怀民首先发表《中国开源创新态势分析》主旨演讲。在软件开源领域,欧美走在前面,中国经过学习、借鉴、参与、融入,开发者数量位居全球第三,如今走到了蓄势引领的阶段,今年大热的DeepSeek大模型,也是以开源形式实现全球传播。王怀民院士指出,中国还缺乏一个类似gitlab的开源信息平台,"群智范式"将打造新的开源平台,让更多中国优质开源项目被全世界关注。
中国科学院院士王怀民
Eurecom通信系主任 Raymond Knopp分享了开放空口助力6G发展。6G时代将有大量的开源需求,OAI(Open Air Interface)软件联盟汇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开发人员,他们共同构建无线蜂窝接入网络(RAN)和核心网(CN),与O-RAN社区等通信领域的开源组织保持合作。随着无线技术进入6G时代,OAI继续和3GPP紧密合作,并联合更多开源社区推动6G空口开放。
Eurecom通信系主任 Raymond Knopp
卡斯特罗布兰科理工大学教授、Allbesmart联合创始人 Paulo Marques开场表示,公司与OAI保持着协作,推出了OAI BOX开源测试网络解决方案,应用于5G网络切片、AI RAN等。随着6G时代即将来临,网络更加复杂,开源项目面临的挑战更大,OAI BOX目标简化6G开源模型,基于定制的OAI专业服务,为开发者提供端到端的开源测试平台。
卡斯特罗布兰科理工大学教授、Allbesmart联合创始人 Paulo Marques
中国移动研究院首席科学家、未来移动通信论坛5G/6G SIG主席、IEEE Life Fellow易芝玲在演讲中畅谈了开源软件的发展历史,其中通信业在4G时代大量引入开源理念,OpenStack成为开源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4G到5G时代实现了ICT技术的广泛融合,从5G迈向6G,随着AI崛起将有更多的ICDT融合,从ONF到OPNFV、TIP、O-RAN等组织,电信业持续推进开放,6G时代将有更多变化和机会。
中国移动研究院首席科学家、未来移动通信论坛5G/6G SIG主席、IEEE Life Fellow易芝玲
南京大学智慧网络与通信研究院院长、欧洲科学院院士杨鲲指出,5G向6G演进,发展海洋经济、低空经济,要实现空天地海一体化网络全域覆盖,无疑面临网络架构复杂性的很大挑战。AI使能数字孪生网络(DTN)通过特征提取等能力,辅助实体网络的运维管理。在这个过程中,DTN也将不断的自我演进。
南京大学智慧网络与通信研究院院长、欧洲科学院院士杨鲲
浪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林巍探讨了面向人机物智的6G全云化行业网络创新。作为IT领域的头部企业,浪潮密切关注ICT融合,认为5G时代实现了较好的人机物通信架构,6G时代则不可避免地面临智能体通信对网络架构的冲击,例如低空感知与大范围协同需求。浪潮支持6G网络架构的全云化、服务化,提出了"I3C"通信业务战略,聚焦数字化转型最后一公里,提供云网融合的"AI+通信"产品和服务,包括行业专网Communciation、智能网关Connection、桌面云Convergence。
浪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林巍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授程文驰在论坛上探讨了开源的应急通信网络。应急通信作为通信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抗震救灾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团队对于开源的应急通信网络架构,已经做了大量工作,包括瞄准网络自愈,设计了可编程的白盒交换机。演讲最后,程文驰也呼吁业界加强与3GPP合作,共同推动应急通信的标准化工作。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授程文驰
最后一位演讲者是北京邮电大学副教授、开源无线网络社区秘书长王鲁晗,他指出,开源和云化的6G为通信、计算和AI的融合提供了平台。未来的6G通信会将AI能力、算力作为基础的资源抽取出来组成组件库,运营商按需调用。6G时代,业界需要更多开展开源项目和开源生态的合作。
北京邮电大学副教授、开源无线网络社区秘书长王鲁晗
演讲环节之后,论坛围绕"6G时代的软件与开源"进行了一场圆桌讨论,尹长川教授担任主持,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副所长包云岗、中国联通研究院下一代互联网研究部总监曹畅、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副所长栗蔚、上海大学微电子学院副院长周婷、中山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教授陈翔,针对开源模式如何平衡技术共享与竞争等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圆桌论坛
相比于5G时代,6G网络不仅是通信能力的提升,更是算力、通信、AI多种能力深度融合的、赋能千行百业的重要智能基础设施。电信领域的开源项目主要聚焦于特定层面的功能,6G时代需要覆盖芯片、算力、网络、云计算、AI等全栈开源技术体系。可以说,6G时代的软件与开源协作,任重而道远,本次论坛的举办,为业界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将助推6G时代的软件与开源发展。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