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快推进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医保局、国家数据局、国家中医药局、国家药监局等七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实施方案(2025—2030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提出以全产业链协调发展为主线,以数智化改造为主攻方向,以场景应用为牵引,坚持规划引导、问题导向、分类施策、系统推进,统筹提升医药工业数智化发展和智慧监管水平,以场景化、图谱化方式推进医药工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
“4大行动、14项任务”助力政策落实落地
《实施方案》以保障药品安全与人民健康为核心,聚焦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医药工业深度融合,构建“技术研发—场景推广—生态建设—智慧监管”协同推进体系,明确到2027年实现全产业链竞争力和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显著提升,2030年规上医药企业基本完成数智化全覆盖的总体目标。
此外,围绕主要目标,《实施方案》聚焦数智技术赋能行动、数智转型推广行动、数智服务体系建设行动、数智监管提升行动等四个方面系统提出14项工作任务,包括突破关键技术、打造100个数智工厂与50家标杆企业、建立标准化体系及智慧监管模式等具体举措,并通过跨部门协同、政策支持、人才培养等五大保障措施强化落地实施,致力于构建覆盖研发、生产、流通全链条的智能化生态体系,同步筑牢数据安全与药品质量双重防线,为健康中国建设和医药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提供战略支撑。
促进研发、生产、流通等各环节优化升级
在全球医药科技快速迭代与产业竞争加剧的背景下,传统生产模式已难以适应行业发展需求,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可破解医药研发痛点、重构生产流程、优化流通体系,为医药工业发展带来新机遇。
提升研发效率,降低研发成本。传统的药物研发周期长、成本高,成功率低。随着数智化技术的应用,有望大幅提升研发效率,同时减少了实验室试错成本,优化了资源分配。例如,AI辅助药物设计方面,通过机器学习分析海量生物数据,AI可快速筛选潜在药物分子,缩短药物发现时间;虚拟临床试验方面,大数据和数字孪生技术可优化临床试验设计,提高受试者匹配度,减少试验失败率;基因组学与精准医疗方面,结合基因测序和AI分析,药企可开发针对特定人群的个性化药物,提高治疗效果。
智能制造与柔性生产广泛应用,促进绿色制药与可持续发展。生产制造环节,有了工业物联网技术,通过传感器和实时数据监控,制药企业可实现生产设备的智能化管理,提高生产线的稳定性和效率。AI视觉检测可实时监测药品质量,减少人为误差,确保符合良好生产规范标准。在个性化药物生产方面,3D打印可实现定制化剂型,提升数字化质量控制水平。此外,数智化技术可助力医药企业优化能源消耗,减少废弃物排放。例如,通过AI优化化学反应路径,可减少原料浪费。还可以利用大数据分析优化供应链,降低碳足迹。
智慧物流提升供应链韧性,数字化营销提高药品可及性。流通领域借助区块链追溯系统,可确保药品从生产到终端全程可追溯,防止假药流入市场。自动化仓储系统和无人机配送可提高物流效率,尤其在偏远地区和紧急药品供应中发挥重要作用,使药品流通更高效,患者购药更便捷。在大数据的驱动下,通过分析患者数据,药企可制定更贴合实际的市场策略,使得营销更为精准。
重塑行业竞争新格局
医药工业的数智化转型不仅是技术升级,更是一场产业革命。从研发到生产再到流通,数智化技术正在重塑医药行业的每一个环节。这一过程不仅加速了行业分化,也将催生新的竞争维度和参与者。
对于传统药企来说,随着数智化转型的加速推进,必须积极拥抱变革、主动转型,及早布局AI研发平台,从“重生产”转向“数据驱动”,否则可能被数字化原生企业(如AI制药公司、互联网医疗平台)颠覆。此外,柔性生产线也需引起高度关注,如果无法实现个性化药品的规模化生产,传统批次生产模式的企业将面临成本劣势。
对中小企业来说,AI辅助药物设计、临床试验数据分析等工具可帮助中小企业缩短研发周期,降低试错成本,参与创新药或细分领域竞争。此外,数字化营销和患者管理平台可帮助中小企业快速适应市场变化,在新竞争格局中赢得一席之地。
此外,随着行业边界模糊化,新竞争者将陆续涌入,部分科技公司将通过AI或大数据切入医药赛道,这将导致跨界竞争加剧。
- 工信部等七部门联合发文!以数智化赋能医药工业全链条转型升级
- 擎画算力赋能新蓝图,城市算网专家座谈会在京成功举办
- 2024年Q4全球服务器收入773亿美元同比增91%,非x86占比225亿美元同比增262.1%
- 面向全球!华为发布IOC机场智能运控中心等五大航空解决方案
- 微软停止中国区运营?系外包公司,约2000人项目组被裁撤
- 第九届华为ICT大赛中国总决赛收官 84支队伍晋级全球总决赛
- 联想集团黄建恒:SSG业务已连续15个季度双位数增长
- 联想集团ISG总裁:已将多款畅销服务器进行升级
- 全球超大规模数据中心数量五年翻倍,2024年新增137个!
- 华为杨超斌:行业智能化是开启产业新纪元的磅礴引擎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