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客网2月25日 在埃隆·马斯克的“星链”计划雄心勃勃地布局全球卫星互联网市场时,一场来自东方的挑战正悄然兴起。据外媒报道,中国在卫星通信领域的加速崛起,正在为星链带来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
星链的“新对手”:中国卫星企业的崛起
近年来,中国在卫星通信领域的发展速度令人瞩目。总部位于上海的垣信卫星公司,已成为星链在全球市场的重要竞争对手。2024年11月,垣信卫星正式进入巴西市场,并与超过30个国家展开合作谈判。两个月后,该公司又在哈萨克斯坦展开业务布局,显示出其在全球市场的强大拓展能力。
与此同时,中国其他卫星企业也在加速崛起。成立于2017年的鸿擎科技正在开发一个由10,000颗卫星组成的互联网星座,并于近期获得了国资背景的3.4亿元人民币融资。这些企业的快速发展,不仅为中国的卫星通信产业注入了强大动力,也对星链的全球布局构成了直接挑战。
报道认为,中国在卫星通信领域的崛起,不仅体现在企业的快速扩张上,更体现在卫星星座的规模和技术突破上。据科技咨询公司Analysys Mason的数据,中国在2024年发射了263颗近地轨道卫星,创下新的发射纪录。这一数字已超过星链同期的发射数量,显示出中国在卫星部署上的强大能力。
其中,垣信卫星计划在2025年发射648颗低地轨道卫星,并计划到2030年将卫星数量增加至15,000颗。这一规模虽不及星链计划的42,000颗,但已足以在全球市场占据重要份额。此外,中国还有三个卫星星座正在开发中,北京计划在未来几十年内发射43,000颗近地轨道卫星,进一步提升中国在全球卫星通信领域的竞争力。
技术层面,中国在低地轨道卫星技术上取得了显著进步。2023年,中国发布了2,449项与低地轨道卫星技术相关的专利,而2019年这一数字仅为162项。这些专利大多聚焦于高性价比卫星网络和低时延通信系统,显示出中国在技术上的快速追赶和创新。
全球市场的竞争格局:星链不再“一家独大”
报道指出,星链的全球市场布局曾一度占据先机,但随着中国卫星企业的崛起,其市场优势正受到挑战。垣信卫星的目标是为全球用户提供可靠的互联网服务,尤其是偏远地区和应急救灾场景。这一市场定位与中国政府推动的“一带一路”倡议相契合,为中国卫星通信企业在全球市场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与此同时,中国卫星企业的发展也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中国外交部表示,中国致力于与其他国家开展太空合作,推动卫星通信技术造福全球人民。这种开放合作的态度,不仅提升了中国在全球卫星通信领域的影响力,也为其他国家提供了更多选择。
印度观察研究基金会的航天技术专家查伊坦亚·吉里(Chaitanya Giri)指出,中国的最终目标是抢占尽可能多的轨道位置。随着中国卫星星座的不断扩展,其在全球卫星通信领域的影响力将持续增强。
Analysys Mason咨询公司的全球航天主管安托万·格里尼尔(Antoine Grenier)则认为,太空领域的竞争已进入“狂野西部”阶段。先行者们正利用相对自由的规则抢占关键地位,而中国卫星企业的崛起,正是这一趋势的体现。
当然,在全球市场中,星链的竞争对手不仅有中国的垣信卫星和鸿擎科技,还有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索斯资助的“柯伊伯项目”以及加拿大Telesat公司等。这些企业的加入,使得全球卫星通信市场的竞争愈发激烈。
- 日本轻薄型电视市场遭遇7个月来首次下滑,OLED电视出货量腰斩
- 三星电子与工会达成三年期协议,结束长期劳资纠纷
- 华为连续五年领跑中国折叠屏市场,2024年市场份额达51.29%
- Anthropic发布首个混合推理模型Claude 3.7 Sonnet:编码能力一流,还可自由控制模型思考时间
- iPhone 16e尚未开售,电商平台价格已“破发”
- 消息称华为近300人团队入驻阿维塔科技,双方联合共创第二代产品
- 三星与长江存储签署专利许可,引入混合键合技术提升NAND可靠性
- 理想首款纯电SUV车型i8正式发布 外观延续MEGA风格
- DeepSeek算力紧张状况缓解,技术优化助力用户体验提升
- 国家知识产权局:依法驳回63件恶意抢注“DEEPSEEK”商标申请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