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卷商家卷品质,京东外卖“错位竞争”能走多远?
采写/侯苗苗
编辑/万天南
“我们3月7日注册京东外卖,15号全量投入,到18号单量就爆了”,谈起京东外卖成绩单,郑州美事堡运营总监王彦龙难掩欣喜之情。
这家快餐品牌在郑州分布着13家直营门店,“现在13家直营门店京东外卖的日高峰单量飙到3600单以上了,超过了美团和饿了么之和。单店京东外卖最高日订单超过750单”,王彦龙告诉《财经故事荟》。
这样的高增长并非个例。3月24日,京东外卖宣布,已有超45万家品质堂食餐厅入驻,日订单量突破了100万。
北京某拌饭店长熊希是95后,“我心态很开放”,早在2月,就入驻了京东外卖,“当时我发现周边的餐厅,还都没有行动起来”,一个月后,“周边已经半数餐饮上京东了”。
我们也注意到了这一变化,今年2月中旬,据《财经故事荟》人肉统计,2024年胡润中国餐饮百强品牌排行榜中,在北京地区,京东外卖只上线了其中的18个品牌。如今,上述百强榜品牌,基本都已入驻京东外卖。
其实,今年2月京东外卖开始举旗时,部分商家、友商,甚至研究机构可能都心存疑虑——京东外卖是不是在玩票?
比如,国信证券2月13日发布研报称,“京东外卖是辅助京东到家的支持性业务,不会获得集团大量资源和关注度”。
但从增长数据、京东动作、商家反馈来看,国信证券可能低估了京东布局外卖的战略决心。
我们对谈的数位京东外卖商家,同样有此感受,“看来京东外卖准备玩大了”,熊希笑称。
作为后来者,京东外卖面临着哪些挑战,又留了哪些后手?
一、低估的京东外卖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极客网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