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技说说
自2023年启动赴美IPO以来,SHEIN的估值就一路走低。
日前,有消息称,SHEIN正面临估值降至300亿美元的压力。而另有消息称,SHEIN的股东还建议调整估值,以助力实现在英国的首次公开募股。
要知道的是,SHEIN此前曾被传估值高达千亿美元。不过从转投伦敦IPO开始,SHEIN的估值不仅从660亿美元调至500亿美元,更降至如今的300亿美元。尤其引人注意的是,SHEIN目前在伦敦的上市前景仍不明朗。
或许是为了降低未来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SHEIN开启了供应链迁移的动作——近期传出令供应商在越南增设新生产线的消息。虽然SHEIN的一位发言人否认了上述举措,但依然令人浮想联翩。
而SHEIN如今所面临的种种局面,其实还有着更深层次的原因,那就是在全球地缘政治博弈加剧、供应链波动常态化以及合规风险陡增的背景下,中国出海企业正面临着挑战。而SHEIN作为全球化浪潮中的明星企业,可谓首当其冲。
估值下跌:从660亿到300亿的背后逻辑
SHEIN跌宕起伏的资本故事,折射出企业战略与外部环境之间的激烈碰撞。
将时间回溯至2023年5月,SHEIN完成20亿美元的新一轮融资,投资方包括红杉资本、泛大西洋资本,以及阿联酋和沙特主权财富基金。融资完成后,SHEIN的估值约为660亿美元。彼时,SHEIN一时风光无两。
但在过去不到两年的时间中,SHEIN的估值在下跌。在今年2月7日,据路透社报道,快时尚巨头SHEIN计划在可能的伦敦上市中将估值下调至约500亿美元,较2023年募资时的估值低了近四分之一。如今,SHEIN的估值更是被悲观预测降至300亿美元。
种种迹象表现,SHINE的估值下跌已然成为事实。而SHEIN估值下跌的主要原因,包括美国政府的政策打击、全球供应链的不确定性以及合规风险的连锁反应等。
首先,美国政府的政策打击是SHEIN估值下跌的重要原因。此前,根据美国税法,小额豁免让企业得以使零售价值低于800美元的国际货物避开进口税和海关检查。但在今年2月初,美国取消“小包裹免税”政策,冲击了SHEIN等跨境电商平台在美的业务和商业模式。
有网友在小红书上发帖称,自己在SHEIN收藏的裙子从8美元直接涨到21美元;几百万个包裹被拒收、爆仓,商家“损失惨重叫苦不迭”。
即使在今年2月7日美国宣布将推迟取消免税政策,直到建立起足够的系统来收取关税收入,但反复的关税政策已经降低了消费者和商家的热情。据外媒报道,根据Second Measure对信用卡和借记卡数据的分析,自新政落地数天内,SHEIN在美销售额单日最高跌幅达到41%。
类似的政策,冲击着SHEIN的核心竞争力:其美国市场有不少订单依赖原有的政策避税。据华尔街日报的报道,取消小额豁免条款可能会让SHEIN遭受比Temu更大的损失。据知情人士透露,目前Temu超过三分之一的美国订单由在美国拥有库存的本地卖家完成,不需要通过小额豁免条款,但SHEIN对小额豁免条款的依赖更为严重。
更何况,未来的关税政策依然不够明朗。若政策长期化,SHEIN的物流成本将大幅上升,利润率可能进一步被压缩。
其次,SHEIN还面临着全球供应链的不确定性。全球供应链的不确定性不仅限于供应链管理,还包括政策风险、地缘政治风险和社会因素。随着全球经济波动加剧,生产企业的短期需求可能会受到冲击,尤其是那些依赖供应链承受风险的企业。
SHEIN的供应链管理,需要适应全球供应链的不确定性。不过政策变化,可能对供应链的稳定性造成直接影响。此外,供应链的整合复杂性也增加了管理的难度。
最后,SHEIN还受到合规风险的连锁反应。一直以来,美国监管机构对SHEIN强迫劳动、环保违规及知识产权侵权等进行指控。为了应对,SHEIN的做法是增加游说支出。
据OpenSecrets的公布数据显示,SHEIN在2023年的游说支出较上年增加657%,雇佣的游说人员也由8名增加到14名。不过就目前看,SHEIN仍未能完全消除法律风险。
从660亿到300亿,估值下跌自有其背后逻辑。SHEIN的估值波动,是多种因素共同造成的结果,且短期内或许难以解决。
供应链迁移:越南迷雾与“去中国化”真相
面对错综复杂的现状,SHEIN给出的解答,似乎是想从供应链下手。
据一位知情人士透露,受美国打击中国小商品免关税进口政策的影响,SHEIN已将注意力转移到其供应链上。近段时间传出的消息是,SHEIN正要求旗下部分中国头部服装供应商前往越南建立新产能。
据观察者网等媒体援引彭博社消息报道,SHEIN正在鼓励供应商在越南建立新的生产线,以应对可能的关税挑战。相为推动这一计划加速落地,SHEIN给出了一系列极具吸引力的条件,提供包括将采购价格提高30%、承诺更多的订单、对生产环节的支持等多项激励措施,以协助供应商将生产设施及面料从中国搬到越南。
随后,SHEIN否认了这则消息。不过根据报道,有知情人士表示,这些鼓励措施已经筹划数月,且在最近几周加速。这样看来,SHEIN正陷入供应链迁移的“越南迷雾”中。
事实上,不管是为了更为顺利地进行IPO,还是为了避免受到关税政策的影响,SHEIN近年来的趋势是在供应链层面做文章。我们可以理解SHEIN这样做的原因,毕竟身为生产制造型企业,其具备鲜明的供应链归属,自然十分容易受到相关政策的影响。
这样一来,SHEIN“去中国化”的真相就展现出来。起家于南京,制造在广州的SHEIN,一直在努力消除自己的“中国制造”底色,想要成为一家更彻底的“全球化企业”。我们看到,SHEIN已经在巴西、土耳其进行了相关布局。
不过,作为快时尚行业最关键的供应链环节,SHEIN或许无法抹去自身的中国印记。这是因为,从开始到现在,SHEIN“立命之本”——主要供应链仍然在中国国内。
据来咖智库指出,拥有数百年的纺织和制衣传统的广州,劳动密集型企业扎堆,形成了一个理想的供应链生态系统,而番禺更是地处粤港澳大湾区地理中心,这一带的制衣厂始终保留着传统小规模制衣生产模式,这种能够快速适应市场需求的“小作坊式”工厂,一开始就为SHEIN的“小单快反”模式提供了沃土——便宜、快、品类多。
可以说,国内的供应链是让SHEIN脱颖而出的关键,也是其至今仍然屹立不倒的基石。SHEIN想要彻底“去中国化”,是难以做到的。
从另一个角度看,仅增加越南供应链,并非一劳永逸的做法。SHEIN的想法不错——越南作为东南亚制造业枢纽,天然具备承接中国产能的潜力。而供应链迁移至越南的传闻背后,是市场对SHEIN规避关税、分散地缘风险的合理推测。
不过这样做,当然不是万全之策。一方面,将供应链迁移至越南,并不能完全解决SHEIN可能会面临美国政策打压的风险。另一方面,SHEIN要承担采购成本提高的负面影响。
破局之道:从被动防御到主动重构
或许我们都已经发现,SHEIN面对不利处境,总是见招才拆招,处于被动防御的姿态中。换句话说,SHEIN或许缺少对行业风向的敏锐洞察。
这可能与SHEIN为了谋求迅速发展,践行“成本优先”的理念有直接关系。尤其是面对需要在“本地生产”与“关税成本”之间做抉择时的情况,SHEIN会摇摆不定。
SHEIN的破局之道,或许是要改变观念,从被动防御姿态转为主动进行重构。这样一来,SHEIN才有可能拯救失速的估值。
比如,SHEIN要对自身的商业模式进行重塑。这意味着,SHEIN要进行更坚定的平台化转型,构建更开放的生态系统。
此外,SHEIN要坚持供应链的“韧性投资”。在区域化布局方面,SHEIN可以在东南亚、拉美等建立区域性供应链中心,但并不是完全“去中国化”。如何保持不同区域供应链之间的平衡,是对SHEIN提出的重要挑战。
技术赋能,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无论是加大AI预测和自动化生产投入,并降低对人工密集模式的依赖,都事关SHEIN未来的发展。同时,SHEIN还要做出各种改变,来回应ESG质疑。
在合规与地缘政治风险管理方面,SHEIN需系统性应对各国监管,比如聘请本土化团队、公开供应链审计报告,而非临时性增加游说支出。当然,SHEIN还要抓紧时间进行多市场的平衡,以此减少对美国单一市场的依赖。如,SHEIN可以加速开拓中东、非洲等新兴市场,以分散政策风险。
SHEIN如今面临的现状,揭示了一个现实:在逆全球化浪潮中,依赖单一优势的商业模式恐难持续。无论是估值下跌还是供应链迁移,本质上都是SHEIN战略被动性的集中爆发。唯有从“成本优先”转向“韧性优先”,重构商业逻辑,SHEIN才有可能在风暴中觅得新生。
参考资料:
[1] 《外媒:SHEIN拟降IPO估值至500亿美元》 来咖智库
[2] 《市场消息:SHEIN据称面临估值降至300亿美元的压力。》 金融界
[3] 《特朗普打压:SHEIN英国IPO或推迟,最近一轮融资中的估值为660亿》 新浪财经
[4] 《SHEIN的迁移与无奈》 新浪财经
[5] 《美国关税反复横跳,SHEIN供应链辗转腾挪》 新浪财经
[6] 《SHEIN否认供应商在越南增设新生产线》 北京商报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极客网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