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智能驾驶宣传乱象遭整治:车企转向真实、理性的宣传风格
随着科技的进步,智能驾驶已经成为了汽车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然而,近期国内智能驾驶宣传领域却乱象丛生,工信部及时出手,对车企的智能驾驶宣传作出了明确界定。这一举措无疑为行业的健康发展注入了强心剂。本文将围绕这一主题,探讨智能驾驶宣传乱象的整治对车企宣传风格的影响,以及车企应如何转向真实、理性的宣传风格。
首先,我们必须明确一点,智能驾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许多技术、安全和法规问题。然而,一些车企却在宣传中夸大其词,滥用“L2+”概念、违规演示脱手操作等乱象,误导消费者,严重影响了行业的健康发展。工信部发布的通知正是针对这一问题,要求车企充分开展组合驾驶辅助测试验证,明确系统功能边界以及相应的安全响应措施,严禁进行夸大和虚假宣传,必须严格履行告知义务。
在这样的背景下,车企的宣传风向发生了明显改变。在上海车展上,车企对智能驾驶辅助的宣传与两个月前相比,风格大相径庭。此前常见的诸如“智驾”、“高阶智驾”、“无限接近L3”、“全场景”、“零接管”等夸大其词的宣传标语已悄然退场,取而代之的是“智能驾驶辅助”。车企开始强调智能驾驶辅助的“辅助”特性,反复强调其“辅助”特性。
车企高管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夸大或过度宣传智能驾驶辅助功能,容易使消费者对其功能边界产生误判,进而引发潜在安全隐患。因此,他们认为相关部门对驾驶辅助宣传进行规范是好事,能够推动行业发展从激进走向更理性。
然而,转变宣传风格并不意味着车企可以忽视智能驾驶的重要性和潜力。相反,车企应发挥主体作用,在宣传中准确、客观地描述智能驾驶辅助的功能和优势。比如在介绍相关功能时,企业应明确告知消费者这些功能目前还处于辅助阶段,并不能完全替代人类的驾驶能力。同时,企业还应积极投入研发,提升产品的安全水平,切实担负起生产一致性和质量安全的主体责任。
此外,车企还应遵守相关法规,避免虚假宣传和误导性宣传。一旦企业进行误导宣传、导致驾驶分心或产品伪劣,将会触碰法律红线。因此,企业应深入理解相关法规,并在宣传中严格遵守。
总的来说,智能驾驶宣传乱象的整治对车企的宣传风格产生了明显的影响。在严格的规定之下,车企开始转向真实、理性的宣传风格。这既是行业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是对消费者的负责。未来,车企应继续投入研发,提升产品的安全水平,同时遵守相关法规,以更真实、更理性的方式进行宣传,从而更好地推动智能驾驶行业的健康发展。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