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黑科技液冷散热,揭秘未来显卡散热新纪元

揭秘英伟达黑科技液冷散热,揭秘未来显卡散热新纪元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AI)算力已成为推动各行各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驱动力。在这个过程中,英伟达作为全球AI算力领导者,其新品亮点——液冷技术,无疑为显卡散热领域带来了全新的革新。本文将围绕英伟达黑科技液冷散热,揭秘未来显卡散热新纪元,内容专业,态度中立,逻辑清晰,词语丰富。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液冷技术的优势。液冷技术通过液体在冷板上的流动来带走芯片产生的热量,从而达到散热的目的。与传统的风冷散热相比,液冷散热具有更高的散热效率,更低的噪音,以及更少的维护需求。特别是在高功耗、高密度的AI计算环境中,液冷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英伟达新一代Blackwell Ultra通过“液冷+硅光子”的协同进化,展示了其在显卡散热领域的领先地位。基于5nm工艺,单颗芯片集成288GB HBM3e显存,FP4算力达15PetaFLOPS,而DGX GB300系统采用Grace Blackwell Ultra超级芯片(包含36块Grace CPU和72块Blackwell GPU),以及机架级液冷设计,较上一代Hopper架构可提供70倍的AI性能。这一创新成果无疑为AI计算领域带来了巨大的推动力。

然而,液冷技术的应用并非一帆风顺。市场人士表示,此举将液冷技术推到了全球AI产业的风口浪尖,将掀起“二次冷革命”。国内液冷解决方案提供商网宿科技旗下绿色云图运营总监徐明微也坦言,这标志着液冷时代的全面来临,预计今年内液冷渗透将大幅提速。

为了应对液冷技术带来的挑战,英伟达积极拥抱变革,全面拥抱液冷技术成为一种必然。在徐明微看来,保障AI芯片的性能与运行稳定尤为关键,这要求液冷系统更加安全可靠。为此,英伟达在去年就已经在其B100、H200芯片上正式从风冷散热升级为液冷散热。据英伟达官方数据,H200在高负载任务下产生的热量较前代产品增加了约30%,为了确保H200的稳定运行和持续高性能输出,引入了液冷散热技术。实验对比显示,液冷散热效率较传统风冷提升了约50%。

除了英伟达自身的努力,全球范围内的AI巨头也在加速渗透液冷技术。例如谷歌部署液冷系统的数据中心已经达到1GW,而且还在不断增长中。微软与Wiwynn合作开发了两相浸没式液冷方案,已经在其华盛顿州的数据中心运行。英特尔则与绿色云图合作开发了新一代G-Flow浸没式液冷方案,突破了当前单相油冷浸没式冷却的技术瓶颈,实现了kW级散热。

在国内,政策与产业也在加速推动液冷发展。政策方面,《电信运营商液冷技术白皮书》中提出了2025年开展(液冷)规模应用的目标,而《上海市智能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算力浦江”智算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5年)》中也明确了液冷机柜数量占比的要求。这些政策为液冷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国内最早专攻液冷技术的企业,绿色云图凭借其全栈能力以及丰富的产业生态资源,已经在诸多领域规模应用液冷产品,技术成熟度、稳定性、可靠性方面得到了市场长时间的验证。绿色云图近年来积极与芯片、服务器、冷却液等厂商以及科研院所合作,进一步推动了液冷技术的发展。

综上所述,英伟达黑科技液冷散热无疑是显卡散热领域的一次重大革新。这一技术的广泛应用将为AI计算领域带来巨大的推动力,同时也为其他行业提供了新的可能性。然而,液冷系统的安全、高效、标准化以及上下游的协同等问题仍然需要行业携手共同解决。面对这些挑战,我们期待看到更多的创新和突破,共同迈向一个更安全、更高效、更标准化的未来。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25-04-03
英伟达黑科技液冷散热,揭秘未来显卡散热新纪元
揭秘英伟达黑科技液冷散热,揭秘未来显卡散热新纪元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AI)算力已成为推动各行各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驱动力。...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