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消息(南山)在昨日举办的2025年云网智联大会上,中国联通研究院副院长唐雄燕发表主题演讲表示,算力服务一定会成为运营商新的增长引擎。中国联通的两大业务布局,一是联网通信,二是算网数智,围绕算网数智,正在做五方面工作: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的数据集、AI大模型、智能体、AI安全。
其中算力基础设施包括智算中心、智能云,以及网络基础设施。为此,中国联通在去年发布了算力智联网AInet,推进网络与计算的融合。AInet的核心是高通量、高性能和高智能,高通量方面,中国联通打造新的八纵八横骨干光网络,以及IPv6+实现算网一体;高性能方面,开发了智算管控平台,从智算中心网络内部的管控提升性能;高智能方面,瞄准网络的高阶自智。
围绕这三个典型场景,中国联通做了大量的工作,例如在去年完成全球首例超3000公里海量数据广域高通量无损RDMA传输验证;业界首例AI大模型30TB数据跨200公里存算分离拉远训练;分布式的智算中心协同训练,等等。此外,AInet与数据要素的流通做了很好结合,发布了数据基础设施“联数网”。
唐雄燕强调,中国联通AInet是面向AI的基础设施,将不断向前演进。AI应用正在瞄准智能体AI Agent,Agent和Agent之间需要互联,这种通信模式对网络将会带来很大改变,中国联通也在研究。
唐雄燕最后指出,近年来中国联通在云网阶段发布了CUBE-Net 2.0,在算网阶段发布了CUBE-Net 3.0,在新的时间点会考虑AI Native体系。“过去AI不是原生的,是移民,AI移民到通信网络。今天通信网络要把AI作为原住民来看待,网络体系会发生很大变革,这是整个行业下一步需要推进的工作。”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