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下午消息(蒋均牧)不久的将来,每一根光纤都将成为感知世界的神经。
光纤智能传感技术作为“万智互联”的一大战略基石,正加速渗透入各行各业,点燃一场前所未有的数智革命。就在由CIOE中国光博会与C114通信网联合举办的“第五届光通信高质量发展论坛”线上研讨会——“光纤智能传感技术专场”上,华为2012实验室的李锋博士全面阐述了华为在该领域的最新探索与成果,揭示了如何让光纤“学会思考”。
通过将光通信技术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华为不仅解决了行业长期存在的误报率高、环境适应性差等痛点,更在油气管道、周界安防等场景中实现了“零漏报、低误报”等突破性进展。
分布式光纤传感的“先天优势”与“后天瓶颈”
相较于传统点式传感器,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凭借距离远、成本低、定位精度高、易于部署和维护、无需供电、抗电磁干扰等优势,已在众多应用场景大放异彩,特别是在油气管道、电力线路、周界安防等领域展现出无可比拟的应用潜力。
李锋分享道,在应用方向上,分布式光纤传感大致分为三类,DAS系统部署于边界周界、轨道/管道/电缆周边,通过振动/声音的探测,用于对外物入侵、结构振动等实时监测;DTS部署于输电线、油气输送管道、城市地下管网、传输皮带、油井等处,检测温度动态分布与变化,用于火灾预防和及时发现等;DTSS部署于桥梁、隧道、公路、大坝、边坡等,检测应力变形动态分布与变化,用于土木工程的健康检查和地质灾害的预防等。
来自研究机构MarketandMarkets的数据显示,分布式光纤传感在2024年起步于14.12亿美元,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26.31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达到10.9%;贝哲斯咨询则认为,2024年全球分布式光纤传感器市场规模为15.3亿美元,预计2024~2029年该市场复合年增长率为8.5%。
尽管分布式光纤传感发展前景广阔,也有着较为长期的使用实践,但误报率高、准确率不足、国产化率低成为制约其规模化应用的瓶颈。李锋指出,现有厂家面临三大技术难题:干涉衰落,信号难还原;事件复杂,种类难识别;环境泛化,算法难通用。例如,在入侵检测场景中,农耕机与挖掘机的振动信号高度相似,而土壤质地差异(如山东黏土与新疆沙土)会导致信号传播特性迥异,传统算法难以准确区分。此外,动态衰落现象(由光纤物理特性导致)进一步加剧了误报问题。
解决之道:AI智能光纤传感解决方案
面对这些挑战,华为通过将AI能力深度融入分布式光纤传感系统,打造了一系列AI智能光纤传感解决方案。AI的引入,不仅极大提升了信号处理的精度与效率,更赋予了系统自我学习与优化的能力,使得传感系统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仍能保持高准确率的监测。
针对油气管道,华为基于OptiXsense EF3000光纤传感系统构建了油气管道TPI解决方案,依托在光信号处理领域的积累,确保信号采集准确,再借助AI大模型从多维度特征识别振动信号,从而达到95%以上的准确率,实现零漏报与低误报。同时,系统具备自学习、在线学习能力,可依据新采集信号不断校准和训练模型,提升精度。目前,该解决方案已在国内数千公里传输管道应用,并持续推广。
在周界安防领域,面对围栏频响高、数据特征复杂以及风雨、小动物等广泛干扰,华为同样基于OptiXsense EF3000光纤传感系统,采用更强感知算法引擎,实现实时干扰与入侵事件识别及快速告警;并与视觉系统联动,形成完整光视联动解决方案。海外某铁路应用已取得良好效果,其自学习模块迭代迅速,多区域信号采集用于再训练,模型每两、三个月更新一次。
李锋介绍说,华为OptiXsense EF3000光纤传感系统采用了光通信领域的成熟技术,如电光调制器、高稳定性EDFA(掺铒光纤放大器)等,摒弃了业界常用的AOM(声光调制器)等离散器件,确保了设备稳定可靠、制造一致性,板卡可完全互换替代,便于维护与调优。同时,在信号处理方面,借助光通信领域积累的相关信号处理算法,实现了噪声抑制与信号保真度提升。此外,为获取丰富准确数据,华为在武汉、成都建设了光纤传感试验场,模拟多种实际场景采集信号,并在现网全国各地100多个站点处采集数据。
在采集到的大量数据基础上,华为依托自研的盘古基础大模型,构建了专用于光纤传感的AI模型。该模型通过多维度特征提取(如振动频率、波形模式、时空关联性等),将事件识别准确率从传统算法的80%提升至95%以上。更关键的是模型的持续进化能力:通过“联邦学习”技术,全球数千公里管线采集的数据可汇总至云端,每两个月更新一次模型;同时,单点设备支持在线学习,结合现场复核数据实时优化。这一机制使系统在面对新疆沙土或沿海潮湿环境时,仍能保持高精度。
从守护能源“生命线”到构建“无死角”安防,华为的AI智能光纤传感解决方案目前已经在不少领域得到了应用。例如在某输油管道,华为OptiXsense EF3000光纤传感系统曾精准识别多起夜间打孔盗油事件,助力警方现场抓捕。
“预测未来的最好方式是创造未来”,正是凭借在光通信、AI等领域的不懈探索、持续创新,华为成功定义了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的新代际(AiDAS),开启了智能传感的新时代。有理由相信,在华为等领先运营商、厂商的共同努力下,智能光纤传感技术未来将在更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让海量基础设施“开口说话”,为千行万业的智能化转型注入新动能。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