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五因素影响分众传媒盈利能力

进入2012年,分众传媒(FMCN,以下简称分众)股价先升后降,从年初的20美元附近涨到4月时最高的28美元上方,随后进入下跌行情,一路下跌后目前又回到了20美元附近的价位。

从去年年底开始,这家中国最大的数字化媒体集团一直受到国外做空机构浑水的质疑,虽然分众对此做过澄清和回应,但是投资者可能对分众的未来依然一头雾水。

实际上,分众是否具有投资价值主要还是在于其能否保持盈利的持续增长。而屏幕数量、客户、刊挂率(屏幕利用率)、提价和互动屏这五个因素的变动对其盈利能力有着直接影响。

综合考虑上述五方面,分众未来的增长空间主要源于一线城市楼宇LCD的提价、二三线框架的屏幕数增加、中小客户增长以及刊挂率(屏幕利用率)的提升。

总屏幕保持快速增长

屏幕的增长既可以提高网络覆盖点,又可以增加广告刊位,从而带动营收增长。分众自上市后通过多次并购建立了在楼宇电梯联播网络和框架网络全国范围内的规模垄断地位。

楼宇LCD增长空间较小,目前覆盖超过100个城市,主要布局在一二线城市,竞争较为激烈,且市场饱和度较高。LCD屏幕由2006年的8.5万增至2011年的15.6万,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2.8%,近三年(2009年~2011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13%.截至一季度末屏幕数增至16.3万。

分众的框架网络增速较快,且三四线城市的市场开发的空间较大。受金融危机影响在2009年出现短暂下滑,总屏幕数由2006年的10万增至2011年的48万,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6.9%,近三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33.4%,截至一季度末屏幕数增至50.9万。覆盖面上,截至2012年3月框架覆盖到40个城市(包括加盟商达70个),未来公司管理层目标是每年5~8个城市。

虽然框架数量和增速超过楼宇LCD,但后者的营收和毛利均高于前者,且两种屏幕不同的广告展示方式满足不同客户、不同时机的需求,因此在营收上有互补效应(两者营收之和在总营收中占比历年来大约保持80%),这样就避免不同季度、年份的业绩过度波动。

可是,分众卖场屏幕呈下降趋势。覆盖超过200个城市,总屏幕数由2006年的3.9万增至2011年的5万,年均复合增长率为5.3%,截至一季度末屏幕数减少至4.9万,影院屏幕(分众租借广告时间)为2190个,与去年底持平。

品牌客户为营收主要来源

数据显示,2011年分众广告客户超过4600家,其中品牌广告主贡献营收占比为14.2%,排名前50名客户对营收的贡献约为50%,可见主要的品牌客户是其营收的重要来源,不过对单个客户的依赖性并不强,2011年单个品牌广告主贡献营收占比均不超过3%;今年一季度的广告主数量为1060家,去年同期为1290家,同比略有下滑。

历年来快消品(包括个人护理、食品和饮料)占核心业务(不包括影院业务)总收入的30%~35%;出行休闲类(包括汽车等)约为20%~25%;互联网相关收入(包括电子商务、门户、垂直网站和团购)约占10%~15%;电信10%~15%;金融服务从5%~10%;家用电子产品小于5%.

全国性客户和地方性客户的增长趋势如下:

首先是维系已有的全国性客户有品牌下沉到二三线的需求,地方性的中小客户更容易接受价格起点更低的框架广告。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12-06-25
分析:五因素影响分众传媒盈利能力
进入2012年,分众传媒股价先升后降,从年初的20美元附近涨到4月时最高的28美元上方,随后进入下跌行情,一路下跌后目前又回到了20美元附近的价位。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