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消息,近日举办的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上,百望股份CEO付英波在论坛”人工智能与产业深度融合”的圆桌对话环节,分享了从AI到DI(数据智能)的转型思考。
作为一位曾在AI独角兽旷视科技工作多年的技术专家,付英波直言当前AI落地面临三大困境:一是”数据饥饿症”——高质量训练数据太少;二是”场景孤岛”——AI模型难以在不同场景间迁移复用;三是”价值证明难”——AI应用往往游离于核心业务流程之外,投入产出比难以量化。
针对这些问题,付英波提出了DI(数据智能)战略,认为它具有三大优势:首先,数据和AI互相加持,优质数据提升算法精准度,AI则从海量数据中挖掘价值,形成良性循环;其次,DI改变了落地逻辑,由”拿着锤子找钉子”转变为”场景牵引技术”,避免技术与业务脱节;第三,DI构建了完整的价值转化链条,打通从数据采集到决策执行的全流程,形成闭环优化。
“AI竞争的本质正在从算法转向数据和场景,大模型只是基座,真正决定其价值的是高质量的数据和业务场景的深度融合。”付英波的这一观点获得了现场嘉宾的广泛认同。有业内人士表示,随着国家大力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建设,谁能率先构建DI能力,谁就可能在下一阶段的产业智能化竞争中占据先机。
据付英波介绍,截至2024年底,百望股份平台上累计的交易金额已达1000万亿元,相当于2024年全国名义GDP总量(134.9万亿元)的7.4倍。这些电子发票数据不仅记录着”谁和谁”在”什么时间”做了”什么交易”,花了”多少钱”等中国经济活动的”数字镜像”,还通过NLP与知识图谱技术解析出超百余项供应链特征,形成覆盖18大行业的动态产业图谱。
百望股份目前已服务2000多万家企业和2000余家集团型客户,包括中石油、中远海运等。当这些交易数据产生融合碰撞,原本孤立的商业行为便演化为可计算、可预测的数据科技大模型。
2025年初,百望股份宣布全面接入DeepSeek。通过集成DeepSeek的大模型能力,百望股份将在智能财税、智能供应链协同、智能风险合规、智能决策、智能营销等五大核心场景实现全面升级,推出能够服务垂直行业的智能体。
今年3月1日,国家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平台上线,百望股份成为该平台的技术支持单位。作为数据基建”国家队”的一员,百望股份希望帮助国家把数据这个新型生产要素盘活。”我们要帮助政府去构建全国数据资源底图,厘清数据权属关系,解决’谁拥有数据’、’谁可以加工数据’、’谁可以经营数据产品’等一系列问题。”付英波解释道。
另外,在论坛上,付英波还透露了百望股份的发展历程和未来规划。公司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前5年从电子发票起步,成为市场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开始挖掘交易数据价值,锚定金融、制造、供应链三个垂直领域;2025年起,公司进入第三个”五年计划”,将全面落地DI战略。(宜月)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