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晤士高等教育:2030年前中国将超越美国成为全球AI领导者

极客网·人工智能4月23日 《泰晤士高等教育》(Times Higher Education)预测,2030年前中国有望超越美国,成为全球AI领导者。

这一观点并非空穴来风——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AI人才输出国,在人工智能专利领域更是占据主导地位,专利产出量占全球总量的61%,展现出强大的创新潜力与人才储备优势。

然而,中国AI产业与美国相比仍存在差距。在高影响力研究产出及顶级人工智能模型数量方面,美国仍处于领先地位。斯坦福大学统计显示,2023年全球知名AI模型中,美国拥有61个,欧盟为21个,而中国仅有15个。这一数据表明,尽管中国在专利数量上占优,但在尖端模型的研发与应用层面仍需进一步突破。

中美在AI技术发展路径上也存在差异,集中体现在学术界的角色定位。中国AI发展高度依赖大学体系,高校不仅承担前沿理论研究,还通过产学研合作推动技术落地。这种模式虽然高效整合了科研资源,但也引发争议:中国能否凭借大学驱动的发展路径实现对美国的超越?抑或这种自上而下的模式会限制创新活力,使中国陷入长期追赶状态?

反观美国,AI研究的主力是私营企业,而非学术机构。斯坦福大学在《2024 AI指数报告》中指出,随着AI模型的训练成本持续攀升,传统的AI研究中心——大学,已难以承担开发前沿基础模型的重任。

莱顿大学中国问题专家罗吉尔・克里梅斯(Rogier Creemers)认为,西方通常把企业视作股东和管理层获取利润的工具,而中国的观念有所不同。在中国,允许企业获得一些利润,但他们还肩负着帮助政府实现发展目标的责任。

克里梅斯还提到,西方普遍认为市场能够解决问题,企业只需为所要的技能组合付费,市场自然会予以提供,然而中国则积极采取措施为企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悉尼科技大学(UTS)澳大利亚-中国关系研究所副教授玛丽娜・张(Marina Zhang)认为,大学在教学方面需要紧跟私营部门的发展步伐,这是中国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因此中国鼓励大学与企业开展合作。

人才留存同样是一个关键问题。美国智库MacroPolo的研究表明,2023年美国依旧是全球AI人才的主要流入地,但中国培养的AI人才数量更为庞大,并且越来越多的人才倾向于留在国内发展。

克里梅斯表示,从一定程度上说,特朗普的相关政策使得美国对中国学者、工程师和专家的吸引力显著下降,这为中国AI产业生态的发展带来了积极影响。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赞助商
2025-04-23
泰晤士高等教育:2030年前中国将超越美国成为全球AI领导者
2023年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AI人才输出国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