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张向东所看中的“城市自行车”领域,是不是真的是一个“百花深处好,世人皆不晓”的蓝海?还是让市场来验证吧。
by信海光微天下(在这里分享我的见与识......微信搜索加关注)
百花深处一身归
互联网圈的文艺青年、文艺圈的自行车手张向东在辞去久邦数码总裁,离开3G门户后就隐居在这个叫百花深处的胡同中,开始了他的第三次创业生涯。
据北京地名典记载,京城之中有三条胡同,称谓之雅,颇令人玩味,一曰杏花天,二曰芳草地,三曰百花深处。杏花天位于地安门外东侧,据说因胡同西口有座酒坊而得名。芳草地位于东大桥以南,民明之后菜市口不再杀人,便将刑场移到了这里,至于为什么要将一个处决犯人的场所称为芳草地,不仅令人不解,而且匪夷所思。百花深处位于新街口南大街的东边,传说万历年间有一对姓张的夫妇在这里植花种树,使这里成了一处优雅的所在,城中名人雅士多前往游赏,因此称之为:“百花深处”。
在改革开放初期,百花深处之闻名是因为音乐,百花深处16号是“百花录音棚”,始建于1980年代,是亚洲最好的录音棚之一。陈升在该录音棚所录的歌曲《北京一夜》将百花深处写入了歌词:“不敢在午夜问路怕走到了百花深处”。
在互联网时代,如果“百花深处”若能再次闻名于媒体报道,张向东或许能够起到陈升一样的作用,前提是他能再次创业成功。离开3G门户后,在百花深处的一个四合院里,张向东在“下一盘很大的棋”,图谋重新发明自行车,以互联网的力量重划自行车市场版图。
名虽雅,现实中的“百花深处”还是颇为破旧,胡同口不远处就是一公共厕所,循着小巷前行,入一四合院就是张向东的创业基地,这公司的标示其实是700bike,是张向东投的一个自行车主题的网站,现在业务拓展开来做“互联网自行车”的研发。
这是个冬天的早晨,嘴里能呵出白气,我到得稍早,张向东骑自行车稍后到,脖子上围一围巾,脚踏长靴,果然文艺范儿。略寒暄就引领来访者参观他收集来用于研究的自行车,大概有几十辆,价格从几百元到十几万不止,很涨见识,然后带我上楼登到屋顶,看周围全是密密麻麻的的院子与胡同,天空有鸽哨鸣过,张向东极目四望,说:北京变了,城市变了,自行车也该变了。
(注:本节小标题出自白居易诗《灵岩寺》,原为“百花深处一僧归”)
要重新发明自行车,但不是智能的
张向东有一本宝贝自行车图册,外国一自行车痴编写的,极为精美,上面有自行车史上很多著名的车型估计他会向每一位来访者都展示。然后就感叹--当然也是共鸣:自行车都发明了一百多年了,但整体上还是没有什么大的变化,1925年的自行车与2015年的自行车你看不出太大的区别。
既然变化如此之难,张向东又怎么能轻易再次发明自行车呢?他实际上不是在机械上对自行车进行革新,甚至也不是对自行车进行智能化研发,或者做自行车界的Uber之类,而是“应需而变”。
张向东看到的是一个新的自行车市场,他要为这个市场重新发明一款自行车:中国的城市自行车。
自行车曾经是中国从乡村到都市的主要代步工具,但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对自行车的需求已经发生了变化,自行车不再只是代步,而变成一种融合运动、时尚、通勤和旅行的复合需求,在都市中,这种需求没有被满足。在网上你可以搜到“山地”、“死飞”、“复古”等等,但你搜不到城市自行车。
也就是说,对于都市群体来说,目前市场上还没有一款一眼看到“就是它”、“就想要”的自行车,而张向东的创业,盯准的就是这个需求。就像当年乔布斯发布IPAD,在IPAD没面世之前,需求就摆在那里,但谁也不知道到底是什么,而IPAD一面世,人人都说:那正是我想要的。
这也算一种发明。
在张向东看来,这辆正在发明的自行车首先要美,它可以被一位女白领骑着去上班或者参加派对,而不觉得尴尬或者老土;其次性能要好,能够让人骑得轻松;第三是安全,整个车不要晃、不容易坏,还要防盗;第四要干净,我们过去都有换链子换得满手机油,或者骑着车把裤管弄脏的经历,其实只要花点心思,这些问题都能解决。第五当然是价格,这辆车不会很贵很高端,会让大众都消费得起。第六当然它要很简单,对比山地车,它零件更少,更适合城市。
客观说,张向东对城市自行车的想法并非虚幻,至少我认为市场确实是存在的,而且无比巨大。我之前写过一篇《白领为何忽然爱上跑步》,曾提到,像自行车这类商品,以前就是工薪阶层的代步工具,由于公交的发达,自行车市场本来处于萧条之中,但一旦变成时尚品、健身品则等于又迎来一次价值重现的新生,以前一辆自行车一两百元,当用户变成高端群体,最低也得一两千元。
一些数据是,2013年,自行车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累计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20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92%,其中整车销售收入约700亿,零件收入约500亿,整车年产量在8000万辆左右,其中接近6000万辆出口,内销2500-3000万辆,由此推算,整车内销市场规模在200-250亿左右。
在中国市场,本土品牌大约有100个,平均单价在300元左右,所占市场规模不足
30%,而外资品牌大约10个,平均单价在1000元以上,占据了中国市场70%的市场规模台湾品牌捷安特在国内市场占有率最大,2013年大陆出货288万辆,占内销整车的 10%以上,大陆市场收入50亿元左右,占整车内销市场的20-25%,平均单车价格在1500元上下,毛利率可以达到20%以上;台湾品牌美利达出货113万量,收入在25亿元左右,市场占比约10%;其他的还有同样来自台湾的折叠车品牌欧亚马,来自美国的专业骑行装备崔克,以及美国的高端品牌闪电等
中国传统自行车企业,比如凤凰、永久、飞鸽等,因为产品定位不明,技术革新不及时,目前依然挣扎在低端市场,单价通常在300元上下,毛利一般仅有4%
目前全国共有99个地市级城市设置了公共自行车,绿道累计铺设20000多公里;百人 规模以上的自行车俱乐部已超3000家,自行车爱好者多达500余万人,已基本覆盖全 国;每年举办一定规模的主题活动和赛事约3000多场,累计辐射影响人群达数亿。 自行车用户中90%以上是中学生、上班族和务工人员,但是领导消费群和富裕的核心消费群带动中高端自行车市场,贡献了行业超过70%的整车内销收入。
新的市场已经出现了,但产品还没有出现。
但有一个问题是,参与市场竞争的都不是傻子,这样巨大的新需求大家都能看到的,包括自行车巨头,张向东凭什么保证成功呢?
初心、酷爱、互联网及自行车巨头的弱点
或许这三个词是未来张向东在自行车领域可能成功的三个最关键因素。
在互联网圈内,在投身自行车业之前,张向东就是以酷爱自行车和自行车运动出名的,2013年他完成骑行全球五大洲最美路线,2014年6月出版专门讲骑行的《短暂飞行》,他是真爱自行车,真懂自行车。尽管成功的原因有很多,但对产品的酷爱,应该是其中最重要之一,也是他信心的来源。
由于张向东以车痴闻名,而周围的白领、金领圈子又重新开始选购自行车,于是每周他都能接到“4、5个电话来问,有些人是行业里大佬,不是钱的问题,用不着这么贵的,也不用太专业你就给我推荐适合我的自行车”,但张向东搜肠刮肚一番,竟没有想出一款拿起来就适合这些菜鸟的自行车。这大概就萌发出张向东最早要做自行车的初心。
至于互联网,它包括这次创业的网络基础700BIKE潮流单车分享平台,里面有很多一样酷爱自行车的粉丝,他们将是“城市自行车”的第一批用户,也将是粉丝经济的种子用户。更重要的是张向东的互联网背景,他更善于如何用互联网思维制造一款自行车,他是这两个领域的跨界者,懂互联网的没有他懂自行车,懂自行车的没有他懂互联网。
用互联网思维做自行车之不同处还在于,要有产品思维、要重视用户体验、要懂得社交推广,这些都是传统自行车巨头所很难具备的。
尤其是在营销上,自行车行业本身非常落伍和滞后,它们采取代理商、分销商模式,产品从出厂到销售终点层层加价,效率低下,如果一款在网上直销的“城市自行车”,时尚、酷、用户体验好,再加上点饥饿营销以及各种社交推广,相对性价比更高的价格,在自行车市场搞一次引爆还是不难的。
可以不智能,但还要加点“电”,因为放眼都市,自行车的主流其实是电动自行车,张向东不应该跟主流决裂,这是十一月份微天下跟张向东谈论自行车时提的一个小建议,希望他接受。
我的另外一个建议是,要快,不能被巨头们截胡。既然市场在那里,蓝海在那里,成功的可能性在那里,很快资本就会进来,仔细打磨产品当然好,但如果不能很快拿出理想的产品,则很容易被巨头们抢先,那将非常麻烦。
关于“百花深处”,顾城《题百花深处》诗:“百花深处好,世人皆不晓。小院半壁阴,老庙三尺草。秋风未曾忘,又将落叶扫。此处胜桃源,只是人将老。”
不知道张向东所看中的“城市自行车”领域,是不是真的是一个“百花深处好,世人皆不晓”的蓝海?
还是让市场来验证吧?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极客网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