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盘MWC25系列:5G专网巨大潜力已达成行业共识

4月6日消息(艾斯)市场研究公司Omdia的分析师团队参加了3月初在巴塞罗那举行的MWC25活动,并在展会期间与40多家公司展开了对话沟通。活动结束后,Omdia分析师分别针对无线接入网(RAN)、核心网、5G专网、NTN等多个细分技术领域进行了重点趋势复盘。本文内容为Omdia专用网络首席分析师Pablo Tomasi针对MWC25期间关于5G专网领域的技术观察。

他在报告中写到,行业普遍达成共识:5G专网蕴含着长期盈利机遇,正在为电信业开启新的收入来源和商业合作。5G专网已形成良性生态系统,并且技术在持续演进发展,有望与当前的AI热潮产生协同效应,未来必将以某种形态长期存在。不过疑虑犹存,MWC25期间有一个始终未被言明的核心问题:对于行业巨头而言,5G专网市场的规模是否足够庞大?

5G专网市场发展现状全景

即便面临hyperscalers缩减开支的影响,专网生态系统仍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仅就网络设备商而言,就涵盖了横跨通信、企业领域和工业领域的全球性厂商与专业服务提供商。诺基亚、爱立信、华为、中兴通讯、HPE(Athonet)、Druid Software和Celona等企业都在该市场积极发声,展现其战略雄心与技术主张。

此外,思科、亚信科技、广达云(QCT)、艾灵网络、Eviden、Asocs、Obvios、Moso Networks、CumuCore、Firecell、和硕、Mavenir、富士通、亚旭电子、西门子、京信通信、Attacore、G Reigns(HTC)与三星等多元主体也都已加入了这一行业生态圈。这种良性竞争的生态系统为技术创新与行业变革提供了沃土。

除了可观的参与主体数量外,专网的实际成效同样显著。约翰迪尔(John Deere)、京东物流和汉莎技术等公司的积极反馈印证了这一点。MWC25期间宣布的三星与现代汽车、爱立信与捷豹路虎之间的合作项目,进一步佐证了该技术的应用价值。

为了证明市场的价值,诺基亚对其专网使用情况展开了深度追踪,特别是其数字自动化云无线专网解决方案(DAC)产品,该产品服务了其2024年底统计的850多家客户中的421家。数据显示,单个网络月均吞吐量达620GB,较过去三年(2022-2024年)增长57%;单网平均SIM卡配置量达553张,增幅达到30%。虽然尚未达到物联网级规模,但设备接入量与用例的持续扩展已彰显网络使用率的提升趋势。

事实上,使用量不断攀升,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增加,以及网络规模不断扩大这些趋势,共同印证了专网作为企业扩展和数字化转型基石的潜在价值。

繁荣背后的隐忧:市场碎片化难题待解

尽管发展势头向好,专网市场仍面临碎片化挑战。企业欲占先机,需正视市场碎片化现实,并接受“单一解决方案难以满足所有市场需求”的现实。例如,公用事业和国防等垂直领域所需要的产品和策略显著区别于传统制造园区场景——公用事业需要广域覆盖与物联网深度整合方案,国防领域则侧重于战术级移动便携式设备。

频谱分散化持续影响市场格局。一方面,频谱政策仍主导各国专网发展进程(如巴西频谱开放后市场活跃度显著提升);另一方面,不同的频段需求制约了厂商可提供的解决方案能力,要求RAN产品具备广泛频段适配性。这意味着提供端到端整体解决方案的企业必须做好高投入准备,从而才能保持全球主要市场的竞争力。

破局之道在于精准定位垂直领域与区域市场,强化定制化能力。生态系统参与者需深度理解目标行业语言,提供全集成解决方案。但需清醒认识到:尽管专网市场将持续增长,其复杂属性仍将长期存在,并非所有企业都愿为此投入——这注定是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高门槛竞技场。

专网与其他技术方案加速融合,Wi-Fi渐显式微

网络切片与混合组网模式的市场重要性将持续提升。电信运营商将大力推广这类方案,作为完全专用架构的替代选择。其中一两家大型运营商甚至可能在布局5G专网前,优先押注网络切片相关机遇。这样的战略选择不仅取决于运营商对其网络能力的信心,还受多重因素影响,例如企业业务部门是否具备成熟的集成能力。

随着混合组网与网络切片方案的普及,市场复杂度将进一步加剧。但技术融合的挑战不仅限于公网——5G专网与Wi-Fi的融合路径仍未明朗。尽管二者的技术协同具有显著价值,并推动部分厂商拓展业务版图,但现实情况是:虽然蜂窝网络与Wi-Fi的集成与统一管理被众多厂商列为优先发展事项,但推动5G专网与Wi-Fi全面融合的催化剂尚未出现。或许来自现有Wi-Fi客户的大规模替换需求(及其带来的高附加值销售机遇),才能真正激活这一进程。

另一备受关注的技术选项是“中立主机”模式。尽管这并非一种普适性方案,但对于需兼顾运营与物联网混合使用环境,以及消费应用与远程办公的场景(如智能建筑、园区及大学校园)来说,该模式已展现出独特的可行性。预计未来将出现专门针对严苛工业环境的垂直化产品线,与聚焦中立主机场景的解决方案并行发展。

5G专网AI赋能

5G专网与蓬勃发展的AI浪潮之间尚未形成直接关联,这为技术创新留出空间。短期内,网络监控与自动化等低门槛领域有望率先实现AI赋能。更深层次的机遇则在于依托专网开发AI驱动型应用——不过这一路径更具挑战性,可能仅有少数企业会深入探索,因为这将需要直面系统集成商、hyperscalers及工业巨头的竞争。

除营销层面的吸睛效应外,AI还将通过间接方式推动专网发展。其核心在于重构数据价值认知:在AI主导的时代,企业既需要提升现有数据源质量,还需要拓展新数据获取渠道,同时根据应用关键性、安全与隐私要求,在适合的环境中进行数据分析。

这一趋势将促使业界重新聚焦5G专网与现场边缘计算的协同价值——前者是获取新数据最灵活和可扩展的技术手段,后者则为关键用例提供最均衡的算力支撑。Omdia调研数据证实了这一点:35%的企业表示,提升数据计算能力是其部署5G专网的首要动因。

回归核心命题:市场容量能否承载巨头角逐?

MWC25传递出了明确信号:5G专网已成为最具潜力的长期投资赛道之一。尽管市场繁荣可期,但其成长需要时间沉淀与战略定力。对行业巨头而言,核心命题并非纠结于专网的RAN投资规模(Omdia预测2029年将达43亿美元),而在于如何借势这一新兴市场,确立自身作为专业企业服务商的定位——通过深度融合边缘计算、安全、云服务及AI能力,依托移动技术在垂直市场的持续渗透,构建差异化竞争优势。未来的企业业务领域机遇并非一个巨大的同质化市场,而是由无数细分场景所带来机会的集合,因此精准定位方能致胜。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25-04-06
复盘MWC25系列:5G专网巨大潜力已达成行业共识
复盘MWC25系列:5G专网巨大潜力已达成行业共识,C114讯 4月6日消息(艾斯)市场研究公司Omdia的分析师团队参加了3月初在巴塞罗那举行的MWC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