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于3月31日发布国家标准《住宅项目规范》,该规范聚焦住宅项目整体建设,围绕安全、舒适、绿色、智慧四大核心目标,对住宅项目的规模、布局、功能、性能及关键技术措施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涵盖建设、使用及维护全生命周期管理。
新发布的《住宅项目规范》将于5月1日起正式实施,标志着我国住宅建设向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方向迈进。主要亮点包括:
安全性提升:加强建筑抗震、防火、防水等安全要求,提高住宅项目的整体安全性。
舒适性优化:强调户型设计、通风采光、噪声控制等方面,提升居民的居住体验。
绿色可持续:鼓励采用节能环保材料,推广可再生能源利用,提高建筑能效。
智慧化建设:推动智能家居、智慧社区建设,提高住宅项目的智能化水平。
新规的实施将为未来住宅建设提供更科学的指导,也有助于改善居民的居住环境。
其中,在7.5智能化部分,明确要求了“每套住宅应设家居配线箱”
7.5 智能化7.5.1 住宅建筑应设通信系统。在公用电信网络已实现光纤传输的地区,住宅建筑的通信设施应采用光缆到户方式。
7.5.2 公共移动通信信号应能覆盖至住宅建筑的公共空间和电梯轿厢内。
7.5.3 住宅建筑应设有线电视系统。有线电视设施应采用光缆或同轴电缆以独立专线方式建设。
7.5.4 新建住宅项目的智能化系统设备用房和室外地下智能化系统管道应与住宅项目同步建设。
7.5.5 每套住宅应设家居配线箱,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家居配线箱的进线管不应少于2根,有源家居配线箱应设供电电源;
2、起居室或兼起居室的卧室应设通信系统信息端口和有线电视系统信息端口;
3、家居配线箱的出线管应敷设到通信系统信息端口和有线电视系统信息端口。
《住宅项目规范》中智能化要求对智能家居行业的影响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住宅项目规范》7.5智能化部分,明确规定每套住宅应设家居配线箱,并对通信系统、有线电视系统、公共移动通信信号覆盖等提出要求。这一规范的实施将对智能家居行业产生深远影响。
1. 推动智能家居基础设施标准化
以往,智能家居系统的安装和升级往往受到住宅布线不规范、接口标准不统一等问题的制约。强制要求每套住宅配备家居配线箱,并设定具体规范,将促使开发商在建设初期就考虑智能家居的布线需求,为智能设备的无缝接入创造条件。这一举措有助于智能家居行业实现更高的兼容性,降低用户后期改造成本,推动行业朝向标准化、模块化发展。
2. 促进智能家居市场需求增长
智能家居设备(如智能网关、智能照明、安防系统等)通常依赖稳定的网络连接和合理的布线布局。家居配线箱的普及意味着更多家庭具备安装智能家居系统的基础条件,这将刺激消费者对智能家居产品的需求,带动相关市场增长,尤其是智能安防、智慧娱乐、远程控制等细分领域的加速普及。
3. 赋能智能家居生态系统发展
智能家居行业涉及多个领域,包括通信、家电、安防、能源管理等。家居配线箱的标准化将促使各类智能设备厂商遵循统一的接口规范,提高不同品牌、不同设备间的互操作性。这将加快智能家居生态系统的整合进程,使得智能家居产品更加互联互通,提升用户体验。
4. 加速智能家居向“全屋智能”演进
目前,智能家居仍以单品智能为主,用户需自行选购设备并进行组网。随着新住宅项目普遍预装家居配线箱和通信系统,开发商、物业公司有望直接提供“全屋智能”方案,如智能灯光、环境监测、智慧安防等。这将促进智能家居从单品智能向整体智能化过渡,使智能家居成为住宅的标配功能之一。
5. 推动智能家居安装、运维服务产业发展
随着新住宅项目普遍配备智能化布线,智能家居的安装和运维服务将成为新的增长点。专业的智能家居集成商、智能设备运维公司将迎来更多市场机会,为用户提供从产品选购、安装调试到售后维护的一站式服务。
6. 提高智能家居行业准入门槛,优化市场竞争格局
强制性标准的实施将提升智能家居产品的准入门槛,淘汰低质量、兼容性差的产品,使市场向更规范、更优质的方向发展。大品牌企业凭借技术优势和标准化能力,将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导地位,而小品牌或低端产品可能面临市场收缩甚至淘汰的风险。
7. 促进智慧社区和智能城市建设
随着智能住宅基础设施的完善,住宅小区的智能化将与智慧社区、智慧城市建设形成联动。智能家居不仅限于单一家庭内部,还将与社区安防、物业管理、能源管理等系统实现互联互通,推动整个智慧城市生态体系的发展。
总结
《住宅项目规范》的实施是智能家居行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家居配线箱的强制配备、通信系统的标准化等措施,将大幅降低智能家居的安装难度,推动智能家居从“可选”升级为“必选”。未来,智能家居行业将迎来更大市场空间,并朝向标准化、生态化、全屋智能化、智慧社区化的方向加速发展。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