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2日消息(颜翊)2025年2月11日,外媒披露苹果与阿里巴巴达成合作,共同为中国市场开发iPhone端侧人工智能(AI)功能。这是苹果首次在中国市场选择本土企业深度定制AI服务。
根据协议,双方联合开发的AI功能已提交中国监管部门审批,若通过,将成为首款针对中国用户的定制化AI工具。
知情人士指出,苹果在最近几个月也考虑了其他选项,比如最近大热的Deepseek。不过,苹果最终放弃了Deepseek的模型。
苹果在华遭遇困境 销量持续下滑
据了解,自2023年起,苹果在中国市场的智能手机销量持续下滑。研究公司Canaly公布的数据显示,第四季度苹果iPhone智能手机在中国的出货量下降了25%,而华为的出货量增长了24%。2024年全年,苹果的市场份额已经下滑至第三。
从财报数据来看,2024财年,苹果大中华区营收同比下跌7.7%,其中第四季度跌幅达11%。
面对中国本土厂商的强势竞争,苹果CEO库克承认,iPhone缺乏AI功能是重要原因之一。为此,苹果将AI功能(Apple Intelligence)视为扭转局面的关键。
竞争对手已占先发优势
虽然,苹果去年发布了面向 iPhone、iPad 和 Mac 的个人智能化系统Apple Intelligence,不过中国版AI要在2025年4月才会上线。库克也承认,苹果在AI技术层面确实有所落后,可能会对苹果的形象造成一定影响。
反观中国本土厂商,华为、小米的“端侧AI”已经占据先发优势,例如华为Mate 70系列搭载的盘古大模型5.0可实现自然的语言交互、更精准的内容理解和生成能力直接冲击了iPhone的高端市场地位。小米则通过自研“MiLM”大模型强化摄影与语音交互体验。
近日,包括华为、荣耀、OPPO、中兴努比亚等各大国产手机厂商也陆续宣布已经把DeepSeek-R1大模型接入手机中。
此外,三星将与北京智谱华章合作,为Galaxy S25系列定制中文AI功能,实现基于AI的实时语音和视频通话,以及实现视觉理解和系统功能调用、AI 搜索、文案写作等功能。
为何选择阿里巴巴?
出于数据隐私法规限制及中文语义理解的技术瓶颈,苹果非常需要依赖中国合作伙伴完成底层模型开发。
面对面对中文文化差异,苹果启动了“中国AI适配计划”,测试多家本土科技公司的模型,试图将全球版Apple Intelligence本地化。
为什么不选择技术更先进的DeepSeek?知情人士指出,Deepseek团队在支持像苹果这样的大客户方面缺乏必要的人力和经验。
据报道,Deepseek员工数量仅为150人左右,而苹果可能更加青睐生态成熟的合作伙伴。
尽管此次合作未达成,苹果CEO库克仍对DeepSeek的技术表示认可,称“推动效率的创新是好事”。
最终苹果选择了同样总部位于杭州的阿里巴巴,其工程师团队规模和项目管理经验成为关键优势。同时,阿里巴巴自研的“通义千问”大语言模型(Qwen系列)在中文语义理解、多模态处理等关键指标上表现突出,而且其长期服务于中国市场的电商、支付、物流等场景,积累了庞大的用户行为数据。阿里巴巴的数据中心本地化部署也可确保苹果AI功能符合监管要求。
在双方合作下,相信苹果本地AI功能将很快上线,不过,苹果仍需直面用户的检验。毕竟Apple Intelligence在海外几乎找不到好评。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