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消息(艾斯)商用5年时间以来,5G已成为有史以来发展速度最快的一代无线通信技术。尤其在提前开启5G-A部署的中国市场,无论是基站部署数量还是5G用户占比,均处于毫无疑问的全球第一梯队。
但正如爱立信东北亚区执行副总裁、中国区总裁方迎在近日的一场媒体沟通会上所言,尽管5G成果显著,但眼下5G发展也面临着两大挑战:一是商业潜力未充分挖掘,全球Top 40运营商近十年主营收入平均增长率仅0.3%,5G增收不显著,且流量经营难度增大,流量增幅趋于平稳;二是5G网络运营难度提升,对多样化业务的支持,增加了网络复杂度和运维成本。在5G网络建设比较领先的区域,运营商正在将重点从网络部署转移到收入增长、盈利能力和5G投资收益。
图:爱立信东北亚区执行副总裁、中国区总裁方迎。
针对此,爱立信提出其构建的高性能可编程网络作为“新质网络”,将能够创造并释放“新质价值”,让网络更灵活、更智能、更开放,从而很好地应对上述挑战。
三大基石支撑可编程网络概念
爱立信东北亚区副总裁吴立东在活动上亦指出,“全球5G发展进入了瓶颈期。我们看到,由于缺少Killer APP以及5G变现能力不及预期,全球运营商放缓了5G投资的步伐。”她表示,4G时代主要依赖于提供“尽力而为”的服务作为主要变现方式,到5G时代这种做法不再适用,探索新的业务模式成为了整个行业的当务之急。
而面向未来的高性能可编程网络就是爱立信给出的答案,在这当中,差异化连接、AI赋能和意图驱动以及网络能力开放构成了这一“新质网络”的三大基石。
图:爱立信东北亚区副总裁吴立东。
在差异化连接部分,方迎表示,只有当网络能提供差异化连接时,运营商才能更好地满足每个客户的不同需求,从而改变以前的商业模式——不再只是简单地按量收费,而是根据服务的质量和业务类型来收费,这样5G网络就能更好地进行变现。5G与5G-A所具备很多新技术,都是帮助实现这种差异化连接的重要工具。
在AI赋能与意图驱动部分,他进一步解释道,AI与通信的融合,本质上是计算能力与连接技术的深度融合,而这两者正是驱动人类社会科技进步的双引擎。眼下,爱立信正通过基于AI赋能的意图驱动的运营实现网络高度自智,助力运营商服务创新与交付,释放5G商业价值。
在网络能力开放部分,GSMA提出的Open Gateway倡议已获53家运营商支持,覆盖全球66%连接数,爱立信是其中坚定推动者及完整方案提供者,且已率先商用部署。但仅标准化不够,规模化对应用开发至关重要,跨行业的接触目前看还有瓶颈,单一运营商难以规模化利用全球的开发者社区的无限潜能。因此,爱立信已联手全球12家领先运营商共同创建合资公司,可为数百万开发者提供统一的能力开放平台,专门致力于推动基于标准网络能力的业务创新,加速5G网络能力变现。
“建”“管”“用”三位一体助力中国5G发展
在中国市场,爱立信正在积极配合工信部的政策指向,聚焦“建”、“管”、“用”,最大限度发挥爱立信技术与全球经验的优势,助力中国通信产业与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从“建”网角度,爱立信正在积极参与国内5G-A网络的建设,推进包括多载波聚合、Redcap的商用,并参与了中国移动5G-A与其他新技术的测试和预商用。近期,爱立信率先完成了IMT-2020组织的5G-A的数字孪生测试,IMT-2030的测试也正在进行中。此外,爱立信也与运营商及合作伙伴共同率先完成了实验室下行4载波聚合测试,目前服务于低空经济的通感一体功能的外场实地测试也正在进行中。
从“管”网角度,特别是绿色节能方面,爱立信与江苏移动合作,在南通现网的3200多个基站部署了4G和5G基带节电解决方案。与浙江移动湖州公司联合打造的“基于5G网络智能节电系统深化节能演进绿色节能优化方案”在工信部“新绿杯”创新大赛上获得了“绿色基站及通信机房”一等奖。
从“用”网角度,最近爱立信、江苏移动与张家港港务集团完成了张家港港5G智慧港口的商用部署。在该项目中,5G技术真正融入到了“生产要素”的环节,助力张家港干散货码头实现了关键生产环节的无人化、自动化与智慧化,为5G技术的行业应用开启了新的思路与路径。
“通过这些成功案例大家能够看到爱立信在5G领域的投入和坚持,并且我们与中国伙伴的合作也在不断深入。爱立信进入中国已经超过130年,是唯一一家参与了中国从1G到5G移动网络建设的跨国企业,我们始终凝聚‘向善之力’,一贯高度重视与中国本地产业伙伴的合作,始终致力于将最新的全球趋势和技术带到中国,也将爱立信在中国研发的技术和实践与世界分享。”方迎谈及爱立信在中国的发展时强调。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