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与百信银行达成全面战略合作 51信用卡发布“T+”计划
5月8日,以“生态聚力 开放共生”为主题的51信用卡与百信银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北京举行,金融科技头部上市平台51信用卡与创新型互联网银行百信银行宣布达成全面战略合作。当天,51信用卡还对外正式发布了“T+”计划。
据悉,双方将聚焦智能风控和大数据应用,在消费金融、信用支付、存管托管、金融科技等多业务领域展开合作,为用户提供全方位、个性化、安全便捷的综合金融服务,打造金融与科技融合的典范,促进数字金融产品与服务的创新。
“此次与百信银行的全面战略合作,开启了51信用卡与互联网银行合作的先河。百信银行作为国家级的创新试点,是国内开放银行、智能银行的典型代表,不论是技术还是场景,都具有领先实力。我们希望可以汇集双方优势,共同助力金融业高质量发展。”51信用卡CEO孙海涛谈及双方的合作时如是表示。
技术驱动,打造智慧金融
作为在线信用卡管理龙头,51信用卡具备海量的流量及科技实力,主要面向信用卡人群,截至目前,其平台用户数已经超过1亿。而百信银行由中信银行和百度公司联合发起成立,是我国首家获批的独立法人直销银行。
与传统银行相比,百信银行将技术与金融结合,全力打造了“线上+线下”、“商业+银行”的创新发展模式。51信用卡与百信银行的战略合作可谓是“强强联手”。
“我国经济正从高速度增长向高质量增长的转变,从投资驱动向消费驱动的转变,消费已经成为经济增长重要动力之一,也刺激消费金融的迅猛发展。在这样的机遇窗口下,百信银行与51信用卡达成战略合作,将发挥双方各自优势,以消费金融为切入点,依托金融科技,探索“开放银行+新消费生态”实践,实现用户价值的最大化,让金融服务更懂用户、更智能、更普惠。”百信银行行长李如东表示。
作为金融科技领域头部公司,51信用卡和百信银行都以技术为驱动力,聚焦于科技对金融的创新推动,技术同频共振成为二者强强联合的坚实基础。
据悉,51信用卡已经在大数据挖掘、智能风控、反欺诈、精准营销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技术进步。2018年51信用卡还自主研发并上线了全生命周期营销解决方案“费马”和风控大数据AI解决方案“光锥”,在降低获客成本、优化产品体验、提高风控水平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以此次战略合作为起点,51信用卡和百信银行将在已有客户流量、技术实力、行业经验基础上,持续发挥金融风控、产品研发和客户运营能力等方面的资源优势,共同探索“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在金融场景的应用,构建垂直、多元化的金融服务生态体系。
全面推出“T+”计划,科技能力下沉
值得一提的是,为加强与银行协同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共同打造智慧金融服务,当天,51信用卡还正式对外发布了以“Technology”、“Target”、“Together”为要素的“T+”计划。
依托“T+”计划,51信用卡将继续扩大合作银行数量并拓宽合作范围,合作伙伴将覆盖全国性银行和实力强劲的区域性银行,并从传统银行拓展到互联网银行;同时还将提升其与银行的合作深度和丰富度,以便为用户提供更多元化的金融服务。
“T+”计划的发布意味着51信用卡与合作伙伴将围绕金融科技领域诸多场景和技术应用进行深度合作,达成优势互补、协作共赢、稳定可靠的合作关系。
随着“T+”计划落地,51信用卡也将借助合作银行的渠道能力和客户资源,通过服务下沉获得更多潜在用户,大幅拓展公司的金融服务半径,加快生态圈升级并提高自身盈利能力。
据介绍,51信用卡已先后深度合作了24家银行,包括国有大行、商业银行、城商行等,同时,合作范围也从线上发卡延展到金融科技综合服务领域。日前,51信用卡与河南省最大城商行中原银行宣布达成战略合作,在联名卡、金融科技等领域展开深度合作,共同打造数字金融服务。此次与百信银行的全面战略合作,也是“T+”计划中的重要一环,合作双方将在多元智能金融场景拓展上再获突破性进展。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美媒聚焦比亚迪“副业”:电子代工助力苹果,下个大计划瞄准AI机器人
- 微信零钱通新政策:银行卡转入资金提现免手续费引热议
- 消息称塔塔集团将收购和硕印度iPhone代工厂60%股份 并接管日常运营
- 苹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领先技术与深度整合是关键
- 英伟达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临过热挑战,交付延期引发市场关注
- 马斯克能否成为 AI 部部长?硅谷与白宫的联系日益紧密
- 余承东:Mate70将在26号发布,意外泄露引发关注
- 无人机“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台低空重力测量系统引关注
- 赛力斯发布声明:未与任何伙伴联合开展人形机器人合作
- 赛力斯触及涨停,汽车整车股盘初强势拉升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