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中美贸易摩擦再度升级。继美方将中国输美商品关税从34%提高至84%后,中方同步宣布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实施同等税率反制措施。东方融资网发现,此次“核爆级”关税加征导致全球供应链剧烈震荡,中国外贸企业面临订单锐减、成本激增、资金短缺等多重挑战。
面对关税冲击,传统信贷模式已难以适应企业需求,动态化风险评估与精准纾困成为金融机构的核心任务。已经有银行通过“关税冲击压力测试模型”,整合海关数据、产业链图谱和汇率波动模型,调整授信额度。东方融资网认为,此类模型可有效识别行业风险敞口,为中小微企业提供差异化的融资支持。
考虑到企业面临的问题,苏州银行推出专项信贷,借助政府风险分担机制,与进出口银行等政策性银行联合推出金融产品,为外贸企业提供高效、低息的融资。妥善做好融资接续安排,不主动抽贷、压贷、断贷,持续为外贸企业注入金融活水。
浦发银行通过其数字人小浦介绍专为外贸企业定制的跨境出海服务方案,从出海贸易、出海直投、出海上市到出海并购多个维度提供金融支持,为企业提供全流程、一站式金融支持,助力民营企业沿着“产品出海-供应链出海-全球化布局”的路径稳步迈进。
内蒙古大学专家杨海平强调,银行需对存量贷款分类施策,如协商还款延期、优化增信措施等,避免因短期冲击引发系统性风险。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长三角地区银行对受关税影响企业的贷款展期比例同比上升25%,纾困效果初显。
同时,关税战倒逼中国产业链向高附加值领域升级。东方融资网研究显示,半导体、新能源、高端装备等行业虽短期承压,但长期受益于国产替代与政策倾斜。
针对半导体企业设备进口成本飙升问题,部分银行推出“专利贷”“设备租赁”等产品,以知识产权质押替代传统抵押,缓解中芯国际等企业的研发资金压力。
中美关税博弈不仅是贸易成本的较量,更是全球产业链话语权的重塑。东方融资网认为,金融机构需以更灵活的信贷策略、更精准的产融结合,助力企业跨越短期阵痛,把握结构性机遇。未来,随着内需提振与科技自主深化,中国经济的韧性将进一步凸显。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