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违规进入电梯轿厢、机动车违停、人员异常聚集、电动车棚温度异常等社区管理难题,如今通过AI技术实现了智能化管理。从摄像头画面捕捉、服务器行为分析告警,到自动生成智慧工单、动态调度人员响应处置,全流程闭环管理可在20分钟内高效完成。这一智慧化服务场景正逐步覆盖所有万科物业在管小区。
4月25日下午,在2025中国物业服务力暨品牌价值研究成果发布会上,深圳市物业管理行业协会、克而瑞物管与万科物业联合发布行业首份《智慧社区创新与实践研究报告》。报告显示,万科物业构建的"人+机器+远程运营"物业服务模式已在全国3000多个落地实施,基本覆盖居民生活的所有服务触点,为行业智慧化转型提供了实践样本。
5秒预警:AI如何守护社区安全
4月23日晚,海沧万科城小区,居民周先生推着电动车挤进了电梯,仅5秒后,“AI大脑”系统捕捉到异常并发出预警,迅速通过五方通话对进行劝导。物业人员同时赶到现场,协助周先生将车放回车棚。周先生意识到危险后深感歉意。一场安全隐患被及时化解,楼里几百户居民的安全得以保障。
这套"AI大脑"是如何工作的呢?据悉,其核心是一台名为"灵石"的边缘服务器。它通过整合小区内各类摄像头和传感器的数据,实现24小时不间断监测。系统可自动识别包括电动车进电梯、儿童单独活动、老人摔倒、垃圾堆积、周界入侵、楼内明火等50余种异常情况,并及时发出预警,调度人员快速处置。
万科物业相关产品负责人介绍,通过构建数字化基础设施和远程实时监督系统,"人+机器+远程"的高效服务模式已成为智慧社区长效运营的基石。自去年部署"AI大脑"系统以来,过去需要30分钟以上的人工巡检工作,现在5秒内就能完成问题识别,大大提升了服务效率和问题处置的及时性。
主动变革,让智慧服务融入生活
为确保全国3000多个小区的服务标准统一,万科物业投入了大量智能化设备,包括AI摄像头、智能门禁、自助客服终端,以及消防、电梯、供水等设备传感器。同时,在武汉设立的全国数字运营中心,通过实时收集和分析各小区的监控数据,实现统一预警和调度。在台风、暴雨等极端天气情况下,该中心可实施统一应急管理。
《报告》还披露,万科物业在智慧社区建设领域取得显著技术成果,已累计获得71项专利和259项软件著作权。他们还聚焦安全、生活、环境、服务响应和社区氛围五大领域,将智慧服务融入300余项小区触点,如通过智慧服务平台,引入物联网技术,实时监测用水安全、排污堵塞和电梯安全。借助智慧物业服务机凤梨一号和“住这儿”APP等,为业主提供24小时服务。
“这不是某家企业的独角戏”,克而瑞物管专家张兆娟认为,这不仅是技术突破,更是社区治理模式的革新。AI大脑让巡检智能化,大语言模型整合数据助力决策,智慧服务平台变被动响应转变为主动感知,推动社区治理从“人力密集型”迈向“数据驱动型”。这不仅为物业行业开辟了新增长极,更为智慧社区建设提供了可扩展的基层实践样本。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