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时捷营业利润暴跌91%!面临中国市场疲软和电动化转型缓慢双重挑战

极客网·智能汽车7月31日 近日,大众集团公布的 2025 年上半年财报中,保时捷的表现令人咋舌。数据显示,保时捷第二季度营业利润从去年同期的 17 亿欧元锐减至 1.54 亿欧元,暴跌幅度高达 91%;营收也下降了 12.9%,至 83 亿欧元。这一成绩让向来以高利润率闻名、在过去十年稳坐集团 “现金牛” 位置的保时捷,遭遇了一场历史性的业绩滑铁卢。

回溯过往,2023 年中国市场的销量占保时捷全球销量超 33%,中国市场对保时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进入 2025 年,情况急转直下。

上半年,保时捷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同比下降超过 28%(具体数值虽未披露,但彭博社预估如此)。中国消费者的高净值群体消费观念发生转变,不再单纯追求品牌带来的身份象征。与此同时,本土新能源品牌如雨后春笋般崛起,凭借先进的电动化技术和智能化配置,迅速抢占市场份额。

反观保时捷,电动化节奏滞后,其纯电车型 Taycan 和 Macan 电动版虽已上市,却未能达到预期的市场效果。2024 年,保时捷电动化车型(含混动)仅占交付量的 38.5%,原定 2030 年纯电车型占比 80% 的目标也不得不 “灵活调整”。

美国市场同样给保时捷带来巨大压力。2025 年年中,美国针对欧洲豪车加征 5 - 10% 关税,保时捷车型平均售价超 9 万欧,高昂的关税成本难以转嫁给消费者。再加上美国消费者受高利率、高房贷等因素拖累,对奢侈品的需求也开始放缓,保时捷在美国市场的销量和利润空间被进一步压缩。

在电动化和智能化浪潮中,保时捷正处于不利境地。研发 Taycan 投入超 60 亿欧元,可销量却低于预期,2024 全年销量下降 12%。原计划成为利润新支柱的 Macan EV,交付时间延迟,迟迟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在自动驾驶、车机系统等智能化领域,保时捷与中国新势力、特斯拉、奔驰等竞争对手相比,明显滞后。当特斯拉和国内 “蔚小理” 等品牌在智能化、电动化方面大步迈进时,保时捷却还在艰难探索,这无疑让其在市场竞争中愈发被动。

为应对危机,保时捷管理层计划到 2029 年在斯图加特地区裁员约 1900 人,并拨出 2 亿欧元用于重组,同时投入 5 亿欧元发展电池业务。但这些措施能否帮助保时捷扭转乾坤,在短期内改善业绩,仍充满未知数。曾经凭借高利润震惊世界的保时捷,如今正站在转型的十字路口,未来是重塑辉煌,还是继续深陷泥潭,全球汽车市场都在拭目以待。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25-07-31
保时捷营业利润暴跌91%!面临中国市场疲软和电动化转型缓慢双重挑战
在电动化和智能化浪潮中,保时捷正处于不利境地。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