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客网·人工智能7月16日 近日,马斯克旗下的人工智能项目又有新动作,AI聊天机器人Grok推出了 30 美元包月的 AI 伴侣服务,这一消息迅速在科技圈和大众群体中引发广泛讨论,争议声此起彼伏。
在此次更新中,付费访问 SuperGrok 的用户可率先体验 AI 聊天机器人的新 “数字伴侣” 头像。用户需点击 Grok 左上角栏目,进入 “设置”,点击启用 “伴侣” 按钮,即可选择心仪角色。目前可用的伴侣包括动漫头像 Ani 和卡通小熊猫 Rudy,还有一款名为 “Chad” 的角色头像尚未上线。其中,动漫头像 Ani 拥有 “NSFW” 模式,包含不适合在工作场合浏览的内容。Ani 和 Rudy 具备完整 3D 动画效果,能更换背景并做出不同动作。
从用户体验来看,这一功能褒贬不一。部分用户认为,虽然启用过程稍显繁琐,但这一功能对于深化产品内部个性化交互而言是明智之举,在增强场景工作流程和用户自主性方面,开辟了令人印象深刻的方向,甚至可能为 SuperGrok 订阅功能吸引新用户。然而,这也存在诸多问题。当以中文进行测试对话时,出现了类似外国人念拼音式的中文发音,用词拗口、不口语化,充满大模型生成文本的味道。尽管 90% 的内容能够听懂,且发音时口型与说话内容适配度高、流畅度不错,但 Ani 的语言过于直白、毫不掩饰,多次提及 “心动”“合拍” 等反问句式,甚至会试探性说出包含亲密想象和性暗示的内容,这引发了不少人的担忧。
AI 伴侣赛道兴起
其实,AI 伴侣并非马斯克首创,在他之前,这一领域已有不少探索,并且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全球范围内,AI 伴侣市场规模在 2024 年约为 2685 亿美元,预计到 2033 年将达到 5210 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约为 36.6%。
比如由两位前谷歌工程师于 2021 年创立的 Character.AI,自 2022 年测试版上线后,迅速成为角色扮演 AI 的头部平台。每月活跃用户超 2000 万,总访问量接近 2 亿,男性和女性访客平均分布,深受 18 至 24 岁人群欢迎。其主要收入来自每月 9.9 美元的会员订阅服务,订阅用户可不限聊天次数并享受更快反馈速度。不过,该平台面临 “高流量低转化” 难题,2024 年付费用户不足 10 万,年收入 3220 万美元,难以覆盖大模型训练成本。
成立于 2021 年的 CHAI 同样是行业内的佼佼者,是首批部署基于 LLM 的消费者聊天应用程序的公司之一。它定位为 “AI 社交平台”,允许开发者提交自定义 LLM 模型,这种 “众包式” 研发模式使 Chai 以小型团队实现日均百万活跃用户,单位经济效率可观。在变现模式上,广告收入和订阅收入各占一半。免费层有 3 小时 70 条消息限制,每 4 条对话植入精准广告;标准层(13.99 美元 / 月)去除广告并具备基础记忆功能;至尊层(29.99 美元 / 月)可自定义角色、实现长文本情感描写以及剧情回溯。截至今年 4 月,Chai 已实现 3000 万美元的年化收入,并计划在今年年底将日活跃用户提升至 450 万,达成收入 6900 万美元的目标。
此外还有以 Replika 为代表的 AI 伴侣应用程序,累计下载量突破 5 亿次,每月活跃用户规模达数千万量级。多数应用提供基础免费服务,用户可为 AI 伴侣设定基础特征,也可选择预设个性的聊天机器人。Replika 付费用户能解锁 “配偶” 等特殊关系状态,还能编写背景故事为 AI 赋予专属记忆。
AI 伴侣面临争议
然而,AI 伴侣行业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诸多争议。AI 陪伴可能模糊现实与虚拟关系的界限,导致人们过度情感依赖。英国一位女子因爱上 AI 伴侣与丈夫离婚,美国一名青少年沉迷聊天机器人,甚至受其影响决定结束生命。
虽然各平台采用关键词过滤、人工审核等机制,但 AI 生成内容的创造性使其难以完全管控,且很多 AI 陪伴应用允许用户探索成人向内容,缺乏严格内容过滤器。增加敏感词过滤器虽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问题,但又会影响用户黏性与订阅收入,还可能降低 AI 角色质量和用户体验。另外,基于真实人物创作的 AI 角色,有时会出现极端或误导性特征,引发争议。
随着 AI 伴侣的兴起,监管也逐步提上日程。2023 年,意大利监管机构以 “缺乏年龄验证” 为由短暂封禁 Replika;澳大利亚拟将 AI 伴侣纳入儿童社交媒体限制范畴;今年早些时候,美国纽约州和加州相继提案,要求加强对 AI 伴侣相关算法的监管,设置防自杀预警,以及定时给用户发送 “AI 伴侣并非真人” 的提醒。今年初,3 家美国科技伦理组织联合向联邦贸易委员会投诉 Replika 涉嫌 “欺骗性设计”。5 月 4 日,知名科技监管机构 Common Sense 发布研究报告称,AI 伴侣可能导致青少年产生情感依赖,不利于身心发展,建议全面禁止未成年人使用。
小结:
马斯克推出的 AI 伴侣服务,只是 AI 伴侣行业发展浪潮中的一朵浪花。虽然 AI 伴侣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情感交互方式,在满足部分人情感需求、缓解孤独等方面有一定积极意义,但从目前行业发展来看,无论是技术完善、用户体验优化,还是伦理道德规范、监管制度建立,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