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Cursor 创新应用:浏览器管理AI编码智能体网络,开启编码新纪元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编码智能体已经成为了软件开发领域的一大创新。近日,热门人工智能代码编辑器 Cursor 的开发公司 Anysphere 宣布推出一款网页应用,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器直接管理一个代码智能体网络。这一创新举措标志着 Cursor 在其集成开发环境(IDE)之外迈出了重要的一步,Anysphere 一直致力于将产品推向更多平台,并为用户开发更多基于智能体的体验。
Cursor 推出的后台智能体,即无需用户监督就能自主解决编码任务的人工智能系统,已经在市场上取得了显著的成功。如今,借助新推出的网页应用,用户可以在桌面或移动设备的浏览器中通过自然语言请求,为后台智能体分配任务,例如编写新功能或修复代码库中的漏洞。该网页应用还允许用户监控其他任务中的智能体工作,查看进度,并将完成的更改合并到代码库中。
Anysphere 的产品工程总监 Andrew Milich 表示,推出 Slack 集成和网页应用是为了“减少用户在使用 Cursor 时的摩擦”。这一举措得到了用户的广泛认可,Cursor 的年化经常性收入已突破 5 亿美元,主要得益于每月订阅服务。如今,Cursor 已被超过半数的财富 500 强公司使用,包括英伟达(Nvidia)、优步(Uber)和 Adobe 等知名企业。
为了进一步推动增长,Anysphere 为 Cursor 推出了每月 200 美元的 Pro 高级套餐。这种高级套餐为用户提供了更多的功能和更高的稳定性,进一步证明了 Cursor 在编码智能体领域的领先地位。
Cursor 的后台智能体设计允许用户通过 Slack 或网页应用启动任务,让智能体先进行初步操作。如果智能体无法完成任务,用户可以无缝切换到 IDE,从智能体停止的地方继续操作。这种设计理念使得智能体成为了一个辅助工具,而不是替代人类程序员的角色。每个智能体还具有独特的可共享链接,方便查看其他团队成员创建的智能体的进度和代码更改。
Anysphere 表示,所有能够使用后台智能体的客户都可以使用 Cursor 网页应用,这为 Cursor 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然而,使用免费版的用户则无法使用这一功能。这并不意外,因为在软件开发领域,付费服务通常比免费服务提供更多的功能和更好的支持。
尽管 Cursor 不是第一个推出 AI 编码智能体的公司,但该公司一直谨慎行事,避免推出“演示用产品”。许多早期的 AI 编码智能体在测试中都出现了大量错误。而 Cursor 团队认为 AI 推理模型的发展已经足够成熟,使得编码智能体成为可行的工具。这一观点得到了业内专家本·汤普森(Ben Thompson)的支持,他认为到 2026 年,AI 编码智能体将能够承担软件工程师至少 20% 的工作。
总的来说,Cursor 通过创新应用:浏览器管理AI编码智能体网络,开启了编码新纪元。这一创新不仅提高了开发效率,降低了开发成本,而且为软件行业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随着 AI 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可以期待更多的创新和突破,这将为整个行业带来深远的影响。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