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机对弈之后 这场“AI人机共创科幻写作”实验正式启动

10月27日消息,2016的围棋人机大战让人类看到了人工智能的无限可能。今天,创新工程联合传茂文化决定启动一场“AI人机共创写作”的实验来探寻人类智慧与机器智慧之间的交集——首次华语科幻AI人机共创写作实验项目《共生纪》正式启动。

《共生纪》将集结国内11位新锐作家。在2020年最后的两个月时间里,人类作家与AI算法将围绕环保、人机关系、性别、文化多样性等主题,协同创作多篇科幻文学故事。

人工智能会怎样影响人类文学创作?人类智慧与机器智慧如何相互激发创作灵感?《共生纪》将开启一场人机共创写作的奇妙之旅。

首次华语科幻AI人机共创写作实验项目《共生纪》正式启动

据悉,《共生纪》所使用的AI写作程序源于创新工场 DeeCamp 2020人工智能训练营中的大学生创新项目“AI科幻世界”。内核模型由创新工场AI工程院的科研团队自主研发的,基于预训练技术的超大规模中文生成模型,模型规模与OpenAI的GPT-2 Large相当。香港中文大学( 深圳)数据科学学院副教授,创新工场大湾区研究院首席科学家宋彦博士主持了这一科研项目。

“今天包括人工智能在那的很多技术都在一个巨大的门面前徘徊。人工智能如何从感知世界跨越到认知世界,是研究者面临的最大挑战。”创新工场AI工程院执行院长王咏刚认为,GPT预训练语言模型的出现让人们看到了跨越技术门槛的曙光。

对于此次启动人机共创文学作品的实验,王咏刚表示,AI算法为我们提供了一面前所未有的,关乎科学逻辑、语言本质、文本规律的镜子。人机共创这种全新的体验在前沿科技与文艺创作两个维度都具有重要的探索和实验价值。科技思维与文艺思维的碰撞,提供了一种探寻人类智慧与机器智慧之间的边界与交集,展望人类未来各种可能性的前沿视角。

此次《共生纪》实验邀请了11位国内新锐科幻作家参与,他们分别是:陈楸帆(世界华人科幻协会主席、18次星云奖得主、中宣部文化名家)、小白(知名作家、鲁迅文学奖得主)、贾立元(星云奖得主、清华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分形橙子(冷湖奖、晨星奖得主)、凌晨(银河奖得主)、顾适(星云奖得主)、王元(晋康奖得主)、吴霜(星云奖得主)、张凡(钓鱼城科幻创始人、科幻博士)、王迎(新生代科幻作者)、苏洁涵(新生代科幻译者)。

据悉,陈楸帆等作家的人机共创作品将在《共生纪》官网、知乎、微博平台每周进行更新。大家可以第一时间了解人机共创写作的“味道”。

这里,TechWeb也尝试了一把人机共创写作,选择“写作风格”、输入故事背景、决定“角色列表”后,人工输入第一段文字“人工智能中了病毒”文笔如何,大家自己看看。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赞助商
2020-10-27
人机对弈之后 这场“AI人机共创科幻写作”实验正式启动
10月27日消息,2016的围棋人机大战让人类看到了人工智能的无限可能。今天,创新工程联合传茂文化决定启动一场AI人机共创写作的实验来探寻人...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