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建越往深处走,技术落地的重要性就越高,而这方面往往少不了政府和巨头企业的身影。最近几天由中共无锡市委、无锡市人民政府主办的2020太湖人才峰会就是如此。
这场全球20余位院士、700多个高校院所、世界500强企业的专家、高管代表参与的会议上,新基建自然而然成为重要话题,而诸如百度CTO王海峰“AI新基建加速产业智能化”此类演讲,又把新基建聚焦到了一个个垂直领域上。
毫无疑问,AI新基建面临比其他新基建更复杂的技术研发与产业落地匹配的挑战,而王海峰在演讲中展示百度打造的包括百度大脑、飞桨、智能云、芯片、数据中心等在内的新型AI技术基础设施,以及百度智能云推动各行各业智能化转型升级的最新成果,则事实上勾勒出一幅真正“产业化”的AI新基建图景。
一、产业化横亘AI新基建大时代,这不只是技术难题
当AI新基建在短短半年时间内成为炽手可热的行业话题,我们看到的,有一直以AI立身的百度在蛰伏多年后,终于等来可能会让它实现突破式、超越式发展的契机,而除此之外,更有大量巨头级企业强化AI布局,试图“分一杯羹”。
不过,百度,在已有的技术和产业布局基础上,只要进一步深化就承接了AI新基建的机遇,而对其他缺乏深度产业布局的巨头平台而言,此时“跟进”,则还面临技术创新和布局的积累。
由此,在AI新基建领域,出现一种奇特的分野:
整个赛道巨头带队下的阵容越来越庞大,再加上大量新加入者涌现,大家开始不断“秀肌肉”,各种AI奖项拿个不停。
而跑得更快的百度在技术成就之外,越来越多开始讲起了自己的整体布局和产业落地,“技术领先”作为行业内默认的现实不再被百度常常挂在嘴上。
所以,尽管AI新基建如火如荼,人人都在宣称“布局AI”,所以,尽管AI新基建如火如荼,人人都在宣称“布局AI”,但真正走在产业落地这条路上的,可能只有百度等少数。
这个过程中,从产业布局到落地、甚至完全产业化,还存在两大难以逾越的隔阂:
一是AI难以适应独特的产业需求,这表现为新闯入者空有一个似乎面面俱到的AI技术布局,但这些技术真的要去适应不同场景诉求很困难,这是因为缺乏AI实战的平台(哪怕是巨头)无法具备需要长期积累的场景理解,短期内无法完成从技术到产业的跳跃。
二是AI的“产业化”本身不是一瞬间的事,它是一系列资源投入和价值实现反复磨合的结果,要理想的解决方案、要能够承载解决方案的软硬件、要随时与AI系统共同进步的高要求人才队伍进行跟踪维护……当我们谈论AI成功落地时,它就已经做了太多太多。
可以说,AI新基建大时代,在纷纷涌入的企业面前,“产业化”是难以翻越的大山。
123下一页>(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