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工业理念VS互联网思维,新制造将碰出怎样的火花?

文/一喵

编辑/毛毛鱼


在半个多月前的双十一,爆发的订单量反映出巨大的商品需求。

而这背后,谁能承接这样的需求,谁能快速地生产出更多的产品,谁能快速地将产品送到消费者的手中,成为了一个倒逼制造业和供应链的问题。

背后的逻辑是,制造业与供应链如何面对需求侧的挑战。或许,工业互联网、科技智能能解决这个问题。

但实际上,中国的传统制造业还处在于一个相对割裂的状态,数字化程度低、人力使用率高、供给反应速度慢,这都是传统制造业在数字化转型、升级供应链过程中的阵痛。

在锌财经走访过程中发现,已经有一些互联网科技企业走入生产车间,接受了传统制造业理念和互联网思维的碰撞,把卓有成效的科技智能注入制造业和供应链之中。

11月30日,阿里云制造及地产行业总经理胡鑫、共创供应链科技董事长林恒毅、Syrius炬星联合创始人兼总经理罗璇、雪浪数制CEO王峰,受邀参加锌财经新制造私董会,以“柔性供应链推动新制造”为主题进行了分享。

在私董会上,杭州智能制造产业协会秘书长姚晓华、龙田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翁学成、浙江大数据协会秘书长陆虹屹、杭州时刻达科技有限公司CEO陈道昆等嘉宾从自身的行业实践出发,也参与到对新制造与柔性供应链的讨论。

供应链的两大原则

供应链有两个原则:第一个是流动性,供应链追求的就是流动性,而流动性分为两种,一种是信息的流动性,一种是原料、产品等在物理上的流动性。而今天的问题是信息流动的速度非常快,原料、产品等生产要素的物理速度远远跟不上。最大的变化是从需求端开始的互联网化、智能化,把前端变得极其复杂,这样的情况下,品牌商应该运用什么样的数据,做什么样的决策?

供应链的第二个原则是供应链越来越复杂,其复杂来自于供应链中累积的波动,活动越多,越频繁,越缺乏计划性,准备时间越短,波动的叠加就会越大,整个生产周期就会越长,品牌商只好用更高的库存来备战。

高库存面对一种波动性的环境,只会带来两种效果:卖得好和卖得不好,而卖得好在今天通常是小概率事件。那么接下去,品牌商要做的事只有清货。在这样的状态下,品牌商永远都在清货和赶货的路上奔波。

那么怎么去解决这个问题?

我认为供应链的问题是不能拆开来看的,如果不能从销售端去掌握和了解每一个平台和渠道,供应链不能发挥好的效果。我们需要的是需求驱动的供应链,我们必须从流动的视角看待企业的供应链,通过增加有效产出和赢利的流动速度,消除阻碍流动性的阻碍,用时间来管理流动性,并以缓冲来管理不确定性。

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

我今天想讨论的是,制造业为什么需要数字化转型?

现在来看,制造企业通过前20年的发展,都拥有了许多用于生产制造的系统,但问题在于这些系统都是孤立的,数据无法打通,无法让数据产生价值。所以,我认为制造企业要做到数据的可视化,要让企业的系统应用从前端的销售到终端的生产,再到供应链,实现数据标准统一的数字化。

其实在制造领域,阿里云可能只是一个配角,只是在运用新技术的手段支撑制造业的发展,通过ET工业大脑等新技术能力和阿里云的平台能力,让技术和新制造更好地融合。

我们认为,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主要分为三个方面:数据资产化、平台能力化和产线智能化。而依托先进的互联网与技术路线,阿里云能够在产品设计、生产过程、采购销售、物流管理、售后服务等方面,为制造型企业提供服务,其中主要包括了连接能力、计算能力、存储能力和分析能力。

目前,阿里云已与浙江、广东等省份建设了工业云平台,这对于国家的工业制造产业是有一定帮助的。同时,阿里云平台也希望与物流等方面的服务商连接,为制造型企业提供更多的能力。

制造业的数字化思考

我相信,数据智能是新的工业文明。

以前,工业文明是来自于能源,现在数据智能的工业文明是将传统的工业机理原理和现代的数据、人工智能结合在一起。因此,我将数据智能聚焦于工业的三大基石——“设备、产业、供应链”。

我以制造业的设备作为点,以产线作为线,当产线与产线联动的时候,形成了供应链。我是在用由点到线到供应链的数据智能与具体制造行业结合在一起,服务于具体的制造行业。

工业制造业的诉求与技术的发展,催生了我们今天所说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本质是一个工业操作系统,其功能类似微软的Windows,谷歌的安卓,苹果的iOS。我们只是在原先的设备和软件之间,增加了一些小引擎、小计算,目的是在制造业中增添一个数据智能的新维度。

现在,制造业已经到了向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期,工业企业需要端到端一站式全方案;需要一条点、线、面的体系化转型路径,以点突破,实现数据价值,打开新市场、新方向,再建设数据中台,形成多点智能,实现数据业务化,开辟新的领土;需要打造“智能制造大脑”,发展数字经济的新引擎。

柔性的动力

仓储物流处于一种包括了传统人力仓、刚性自动化、柔性自动化三种方式叠加的状态,传统人力仓占了绝大部分。

目前,每年电商需求还在以26%的速度递增。而进入仓储物流的新增劳动力以约20%的速度递减。这会导致人手短缺的问题,人力成本也急剧上升。因此,传统仓库亟待升级。

面对目前仓储物流存在的问题,我们在今年11月20日发布了Syrius炬星的第一款产品“炬星AMR”,这是一款用于轻量搬运的自主移动机器人。相对于货到人AGV来说,炬星AMR不需要改仓,初期投入成本低;而且开箱即用,15分钟的时间就可以自动建图,不用部署Wi-Fi和服务器,不用培训员工;同时炬星AMR可以做到弹性调整,可以根据业务流程,及时调整机器人的行走路径,不需要去调整仓库。此外,AMR比人跑得快,工作时间长,一台AMR相当于3-4个拣货员,效率得到了提升。这就是仓储物流的柔性自动化。

我们发现,与无人仓、刚性自动化的货到人AGV、传统人力仓相比,柔性自动化AMR使用门槛低,经济性高,效率高,系统弹性高。我们希望,我们的产品在新制造物流领域成为一个非常好的生产力工具。

身为物流从业者 如何为供应链创造更多价值

身为物流行业从业者,我更多的是站在物流的角度看待新制造、看待新制造背景下的供应链重塑。

我有着18年的物流从业背景,工作过很多甲方企业,也接触过很多境外的跨国企业,从目前整个供应链的角度来看,随着互联网信息时代信息完全对称、渠道扁平化后,所带来的是整个渠道平均利润的降低甚至微利化,由此而带来的表象就是物流企业的平均毛利润甚至只有十年前的一半。

而反观企业经营成本,确是逐年攀升的,甲方制造业、贸易流通业的利润不好,反过来倒逼和占用了大量乙方物流企业的流动资金,造成整个供给链条的不健康,资金成本居高不下。

这样一来,供应链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影响虽然扁平化了,但关键职能没有消失,尤其是物流,在价值链上,被倒逼向上下游进行纵向拓展以获取更多机会和利润。

因此,我眼中的新制造不仅仅是在制造端的硬件智能化、物联化,而是整个链条由链主企业发起的供应链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如何向生产制造端、物流端、销售端榨取更多的消费者剩余?如何利用现有的物流信息断层问题,打造供应链条中的信息断层?如何通过合理的EOQ方式实现制造端、贸易端库存结构合理调整,释放更多资金、减少企业经营压力,为整个链条和社会创造更多价值?等等,这些都是新制造需要探讨和深思的问题。

招聘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极客网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极客网企业会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18-12-04
传统工业理念VS互联网思维,新制造将碰出怎样的火花?
文/一喵编辑/毛毛鱼在半个多月前的双十一,爆发的订单量反映出巨大的商品需求。而这背后,谁能承接这样的需求,谁能快速地生产出更多的产品。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