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信息技术研究和分析公司Gartner最近发布了一份名为《Building the Digital Platform:The 2016 CIOAgenda》(2016 CIO议程:构建数字化平台)的报告,基于对84个国家的2944名CIO的访谈,给出了数据分析和观点总结。
鉴于这将近3000名CIO来自于世界各地基本上所有主要行业,并且代表了大约11万亿收入及2500亿IT支出的企业影响力,所以这份报告的可信度相当值得信赖——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份报告中,中国企业华为在帮助企业加速实现数字化方面,得分排名靠前,高于许多国外知名厂商。
数字化程度日益增强
从CIO们在新的IT投入的优先选择数据上,我们可以看出来在云计算的支撑下,数字化在企业运营的各个方面都在发挥着作用。
从趋势来看,虽然BI、数据中心、云等在CIO们的优先选择中所占比例逐年降低,但仍然处于前面几位——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部署了这些基础设施系统,以及企业在数字化营销、安全等方面的投入增加都可能是导致相关数据占比下降的原因。
另一方面,企业在数字化营销、安全和旧有设施的改造方面投入倾向逐年快速上升,也说明了数字化已经越来越多的在企业运营的各个层面发挥作用。
平台化带来了新的生态系统
报告给出了一个核心观点,即随着数字化业务日趋变得普遍,传统的“固化”的业务形态和运营方式已经很难满足企业快速发展和业务创新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平台化的商业模式就成为越来越多企业的选择。
平台化的概念对应的是各种“系统”,也就是有着明确内外边界,有着明确输入、流程和产品(价值)输出的一套体系;而平台化的概念,则相对模糊了这种内外资源的边界——有些可能是公司永久拥有的,有些可能是与其他方面共享的,或完全来自于外部的,而价值则大部分来自于这种连接关系,以及由连接带来的网络效应。
在“互联网+”的概念日渐为大众所接受的今天,我们很容易理解这种观点所指向的内容;而Gartner根据对数千名CIO的调研,进一步发现,那些有着数字化远见的企业家们已经将这种平台化的概念运用到了自己整个企业流程中——底层IT基础设施、产品交付、人力资源及领导力等等都渗透着这种平台化的思想。
在传统的企业信息系统架构中,特定的系统往往承担着具体的业务功能,虽然满足了企业的特定需求,但很难在业务创新和变革上给予企业太多支持;在新ICT时代,企业想要能够快速发展,具有敏捷动态的IT基础架构必不可少,而基于新的ICT基础架构,打造平台化的系统能力和业务能力,以生态系统的方式带动价值的产生就成为了一种必然的选择。
正如Gartner在报告中进一步指出的,那些世界上最成功的公司都在选择远离“产品工厂”的系统概念,转向有着更多可能性的平台策略.“平台取代了产品”,报告指出,全球排名前30的企业中,有14家多少采用了这种平台式的经营理念。
当然,这种转型趋势也对企业提出了更高要求。因为平台化意味着一种完全不同的经济思考方式,企业不仅需要理解网络效应如何发生作用,还需要有足够的实践经验,使已有的或潜在的信息系统能力,在平台化的生态系统中发挥作用。
华为IT受到企业认可
这当然对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过Gartner也给出了解决方案。在人力资源平台部分的数据分析中,Gartner进一步阐述了这种资源可以外部化的观点,认为合作伙伴也是非常重要的人力资源来源。
为了能找出能更好帮助企业加速数字化过程的IT供应商,Gartner对2653名CIO进行调研,要求他们对合作最多及考虑合作的10家IT供应商,以李克特量表的形式,按照1到5进行打分——当然,1是明显阻碍数字化进程,而5是明显加速数字化进程——结果就得出来下面的表格。
Salesforce、Amazon、Google等这些典型意义上的云计算服务提供商排在前几位并不令人吃惊,但中国企业华为能排在埃森哲、微软、思科等企业之前,还是非常令人振奋的。
近年来,华为一直聚焦IT基础设施能力提供, 希望基于技术创新,打造开放、灵活、弹性、安全的平台,构筑持续发展的多赢生态系统,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新引擎和新标杆,引领新ICT时代,这种平台化的思想与Gartner这份报告里所给出的平台化趋势不谋而合。
另一方面,截至2015年年底,华为已拥有500多家云计算企业级合作伙伴,服务于全球108个国家和地区超过2500家客户,这么丰富的客户实践经验,使华为能够携手合作伙伴,帮助客户从架构、硬件、软件、服务等各个方面实现转型,帮助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中实现商业成功。
所以,能在与众多国外知名厂商的对比中排名领先,说明华为在云和大数据时代,所秉承的“精简IT,敏捷商道”理念已经越来越受到客户的认可,而华为围绕软件平台和企业云服务、构建云生态的努力,也确实有力推动了企业简化IT系统,焕发业务活力,获得高分自然是理所当然了。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极客网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