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跨年随想:中国人与故乡

前年的2014跨年之夜是在去日本度假的船上过的,去年的2015跨年之夜是在去悉尼度假的航班中转机场渡过的,今天的2016跨年之夜,是在家乡渡过的。

这三年里,最大的区别是,没在家里过元旦的时候,家还是个完整的家,但今年想到回家的时候,它已经残缺了。2015年最大的遗憾就是老父的匆匆离世,子欲养而亲不在,真是一种痛彻心扉的痛,各种道理其实早就懂,但就是放不下俗务,虽然嘴里说着要多陪陪老人,但终究还是各自忙碌,难以割舍眼下的生活。老人永远离开的时候,才知道有很多话还没有说,也再没有机会说。

比如父辈一代的往事,就一直想父子俩沏一壶茶,对谈一番,但终究没有沏上这壶茶,每次回家都很匆忙,下次吧,下次吧,于是就没下次了。

想做的事情没做,总有很多借口,比如京城米贵要糊口,能糊口了要工作,有工作了要事业,有事业了要发展,有发展了要趁风口多赚些钱再早点退休去与家人欢聚,但世事的安排并不能总围绕你的意愿,终究还是要取舍。

到今年算下来已经是离家在外工作的第十六个年头了,而且也有了自己的小家,但逢年过节,还是摆不脱对家乡的思念,这些年,没有一个春节是在外地渡过,回家过年、过节是一种习惯,也是一种信仰。

对,回家的冲动,起源就是一种信仰的力量,因为中国人一般没有信仰,但又需要归宿,所以我们直觉的信仰离“归宿”在物理上最接近的那些元素......你的出生地、你的家族墓地,否则灵魂就没有着落。记得九月份时候无意中去了意大利的一个边区小镇,镇中心是一座美轮美奂的教堂,比我在中国曾看到的最好的教堂都要壮丽,当地人告诉我说,这样的乡村教堂,在意大利成百上千,耗费了大量的民间财富,但居民的整个生活都是围绕着它,灵魂就有了着落。

这些年家乡变化太大了,四处都在拆千,从小的老宅子早就没了,自己当年生活的痕迹也没有了,父母在的时候,新房子也是家,但父母不在了,家乡看起来也不再像是家乡,自己也仿佛就是个过客,每念及此,心里就感觉空落落的。这几代人里,很多人既不能在大都市落地生根,又不能在家乡落叶归根。

现在中国在进行乡村的城镇化改造,这是大势所趋,从经济学上我是支持的,但在社会学上,如何避免无数人因为故乡的消失而产生幻灭感,是一个现实问题。

中国人几千年来一直是不怎么相信宗教的,但他们依旧有归属感,这一半归因于儒学,一半归因于对故乡与家族的xinyang。古诗说,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写出了所有游子的共同感受,但那时候,尽管儿童相见不相识,家乡却没什么变化,树还是那树,房还是那房,现在,估计就什么都没有了罢。

以前德国有一个著名的城市叫柯尼斯堡,在东普鲁士,是德国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康德的故乡,也是普鲁士公国的首都,但二战后德国战败,柯尼斯堡就被割让给了苏联,斯大林将其改名为加里宁格勒,把当地残余的德国人都迁走了,城市被战火彻底摧毁,二战以前的大小建筑仅剩下12处,城市的主人也从普鲁士人换成了俄罗斯人,那些逃亡在外的柯尼斯堡人,还记得自己故乡就在后来的加里宁格勒,但那里却变成了全然陌生的地方,柯尼斯堡人也就变成了没有故乡的人。

希望未来的中国,不至因走得太快,而产生太多没有故乡的“柯尼斯堡人”。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极客网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极客网企业会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16-01-04
2016跨年随想:中国人与故乡
前年的2014跨年之夜是在去日本度假的船上过的,去年的2015跨年之夜是在去悉尼度假的航班中转机场渡过的,今天的2016跨年之夜,是在家乡渡过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