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平台,产业互联网开启新角力

文/孟永辉

产业互联网,正在进入到深水区。而只有在这个时候,人们对于产业互联网的认识才能够全面。因为如果再不全面地看待产业互联网,必然无法在产业互联网的牌桌上继续存在。以往,人们对于产业互联网的认识,多半是延续消费互联网时代的做法,仅仅只是将产业互联网看成是一个获取流量的噱头和手段,无论是S2B模式,还是S2B2C模式,无一不是如此。只不过,流量的重心从C端转移到了B端而已,其他的东西,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改变。尽管产业互联网的概念是对的,但是,它的打法却是错误的。这是上半场的产业互联网之所以没有太多创新性改变的关键原因所在。

现在,人们对于产业互联网的看法,更多地关注的是质量,更多地寻求的是改变,不再盲目地扩大规模,不再盲目地烧钱,不再盲目地资本至上,正在成为新的共识。对于产业互联网来讲,这是一个巨大的进化,让它从流量的泥淖中挣脱,实属不易。它告诉我们,产业互联网正在彻底告别互联网时代陈旧的发展模式,正在真正进入到属于自己鲜明特色的发展新轨道。

如果我们用「新型平台」来定义上半场产业互联网玩家们对于自身的定位的话,那么,「新型基础设施」,则可以来定义下半场产业互联网玩家们的功能和角色。这是一次质的飞跃。一个是「平台」,一个是「基础设施」,两个不同的物种之间,反映出来的是人们对于产业互联网认识的逐渐深刻以及对于产业互联网发展逻辑的不断理顺。同理,通过对比以「平台」为终极追求和以「基础设施」为终极追求的发展模式的异同、优劣,我们同样可以更加明确地看出,产业互联网的真实样子,同样可以找到实现产业互联网快速落地的正确方式和方法。

「平台」求「广」,「基础设施」求「深」

无论是在消费互联网时代,还是在产业互联网时代,但凡是「平台」,无一不是在不断地拓展自身的边界,无一不是在不断地延展自身的范围。说到底,它们一味地求「广」,最为根本的原因就是在于为了获取流量,为了实现自身体量的增大,从而借助规模优势实现自身的发展。可以说,以「平台」为主导的模式造就了两个时代,一个是PC时代,一个是移动互联网时代。

从表面上来看,这种附带了「互联网」元素的发展模式是先进的,因为它可以打破信息的壁垒,通过去中间化来实现信息的高效对接。实质上,这种发展模式,其实依然还是传统意义上的以规模和效率为主导发展模式而已,只不过玩家们将规模和效率为主导的发展模式从线下搬到了线上而已,产业本身并未真正改变。正是因为如此,等到「平台型」的发展模式进入到一个全新的阶段,特别是流量极大的地丰富之后,那么,它必然会面临与以往线下兴盛之时同样的问题。无序竞争,甚至垄断等行业乱象,几乎都会不可避免地将会出现。

正是在这个背景下,产业互联网开始出现。

当玩家们开始以「基础设施」来定义自己的时候,它们便不再一味地去拓展自身的边界,不再简单地做大自身的规模,而是更多地思考的是,如何在现有的体系之下,寻找一种改造产业的新方式和新方法。在这个阶段,产业本身不再是玩家们拓展自身势力范围的场景和范围,而是变成了一个可以通过自身的改变来给用户带来新的产品和体验的全新存在。换句话说,供给与需求,在产业互联网的身上,可以得到再度平衡。

通过这一分析,我们可以非常明显地看出,在以「基础设施」为定位的发展阶段里,产业本身不再是铁板一块,而是变成了一个可以有诸多改变,可以有诸多创新的存在。产业的进化,由此,同样将会进入到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同理,玩家们的发展,同样也不再是以其他玩家们的式微为代价,而是以一种共生、共存的新发展理念为主旋律。

「平台」技术单一,「基础设施」技术繁杂

说到底,无论是哪一种「平台」模式,它们都是不需要太多的新技术作为支撑的,仅仅只是借助互联网技术来不断地做大平台,不断地拓展边界,不断地将不同的场景和行业囊括进来,然后,再通过撮合和中介达成交易即可。因此,无论是在消费互联网时代,还是在产业互联网时代,但凡是那些以「平台」为定位的玩家,几乎都是将互联网家装看成是主要技术的玩家;但凡是那些可以取胜的玩家,几乎都是将撮合和中介发挥到极致的玩家。可能后来这些玩家在互联网技术的基础上又加入了其他的技术,但是,它们加入这些新技术依然是为了维持互联网技术的地位所做出的选择,并不是想要革自己的命。

当我们将「基础设施」看成是自身的角色和定位的时候,特别是我们对产业进行深度赋能的时候,一种强烈的感觉,就会出现,即,单纯地利用互联网技术,已经无法再起到作用,只有借助新的技术,只有借助不同类型新的技术,才能满足不同产业,在不同环节当中所遭遇到的困境和难题,才能真正实现产业的创新和进化。

正是因为如此,我们看到当「基础设施」成为玩家们的新角色的时候,以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技术开始出现,开始成为玩家们的「杀手锏」,开始成为玩家们角逐的主战场。另外,单单是有了如此多的新技术还不够,这些新技术本身,同样也在发生一场深刻而又彻底的改变。除了新技术的不断耦合,新技术之间的地位和角色,同样正在发生一场深刻而又彻底的改变。新技术的不断丰富和完善,让以「基础设施」为终极目标的产业互联网玩家们,正在找到越来越多的发展新路子,正在打开越来越多的发展新局面。

「平台」求效率,「基础设施」求质量

提及「基础设施」,我们同样会将它和公路、铁路、桥梁、能源等传统的基础设施联系在一起。深入分析这些传统基础设施的特点,我们就会发现,这些基础设施,其实都是对质量有着很高的要求的。正所谓,百年大计,质量为本,正是这个道理。可以说,一个好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基础设施能发挥怎样的功能和作用,直接关系到基础设施能发挥多久的功能和作用。

因此,基础设施,真正关注的是质量。

同「基础设施」的产业互联网玩家们不同,那些以「平台」自居的玩家更多地关注的是效率。如何快速地实现撮合,如何快速地实现交易的达成,才是平台型玩家们追求的终极目标。正是因为如此,我们看到的是,平台型的玩家,无论是在技术的布局上,还是在商业模式的打造上,几乎都是以效率为终极目标追求的。这几乎贯穿了整个消费互联网时代,甚至还延续到了产业互联网的上半场。

一味地追求效率,一味地追求撮合和中介,最终,让它们失去了改造行业的机会,同样也让它们始终都无法尝到改造产业的甜头。等到他们无法再带来效率上的提升,等到他们无法再取得流量的突破,它们的发展必然会陷入到新的怪圈之中。

这是当下以「平台」为主导的发展模式都在面临这样那样的困境,同样是它们不断寻求转型的关键原因。任何一个想要在产业互联网时代有所作为的玩家,必然需要抛弃单纯以效率为主要追求的发展模式,真正将兼顾效率和质量当成是自身的发展准则。只有这样,产业互联网的发展,才能真正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和突破。

结语

产业互联网正在进入到深水区。

在这个发展阶段,「基础设施」正在取代「平台」成为越来越多玩家们的新选择,正在成为玩家们新的角力场。通过对比「平台」型和「基础设施」型的发展模式,我们可以对产业互联网时代究竟要坚持什么,究竟要关注什么,有一个相对较为明确的认识。以此为开端,我们才能真正抓住产业互联网的关键,从而获得新的突破。

—完—

作者:孟永辉,资深撰稿人,专栏作者,行业研究者,战略顾问。长期专注行业研究,提供深度思考与行业观察信息。支持保留作者来源的分享,转载请保留作者版权信息,违者必究。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极客网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极客网企业会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22-08-27
告别平台,产业互联网开启新角力
当我们将「基础设施」看成是自身的角色和定位的时候,特别是我们对产业进行深度赋能的时候,一种强烈的感觉,就会出现,即,单纯地利用互联网技术,已经无法再起到作用,只有借助新的技术,只有借助不同类型新的技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