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公益众筹中,我们到底该相信谁?

文/江湖老刘

这两天,深圳小女孩罗一笑网络筹款的事情闹得沸沸扬扬,从一开始的网友同情转发筹款,再到接下来网络爆料罗尔家里有三套房,此事具有营销嫌疑。各种反转“剧情”,让吃瓜群众上一秒还抹眼泪感慨捐助,下一秒就被告知受骗,大跌眼镜。

罗父在近日接受采访表示,孩子生病为真,家里有三套房也是真的,此次网络筹款一方面可以为孩子看病筹集医药费,又可以让朋友的营销公司通过网友转发文章来吸粉,没想到事情发展到如此严重的境地,给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深表歉意。

有中肯的论者评论说,父亲是爱孩子的,但是并没有你想象中那么多的爱。人民日报也发声说,“别把孩子当道具。善心一旦被透支,人心便会沙漠化。”

如此,经历了过山车般剧情反转的罗一笑事件发酵到现在,最终以将约263万元的赞赏资金原路退回至用户钱包的方式,暂时告一段落。有人觉得自己的善良被利用,有人怒骂公众号营销的无耻,还有人认为公益慈善不健全。

的确,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迅猛发展,利用网络进行公益募捐的组织和个人不断增多,相比传统的募捐方式,互联网+慈善的众筹方式更便捷、更快速、覆盖面更广。但从运行来看,信息不对称、难以辨别真伪等问题导致大量虚假失真,甚至诈骗信息混杂其中。

就拿罗一笑事件来说,罗尔的个人求助是在有限的空间内进行的私人行为,但是通过互联网公众号转发就带有了公共性。并且,罗尔没有通过专业的慈善组织发布求助信息,这件事情的真实性也是由信息发布个人负责。同时,小铜人P2P公司并非慈善组织,本身没有公开募捐资格,所以该公司的行为是否属于‘不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组织或者个人开展公开募捐’,要由执法部门来认定。但因此次发起的捐款有夸大或不实的内容,并误导了读者捐赠,那就涉嫌构成捐赠无效,从民事角度,应返还捐款。

规范性与透明性

很多人因为此事觉得受了骗,寒了心,甚至开始质疑互联网公益。但其实,仔细看罗一笑事件,这次并非是一次常规的互联网公益行为,也并非是在专业的第三方平台上进行的合法募捐。

小铜人公司“转发1次微信文章,公司即捐款1元钱,上限50万元”的机制,从法律性质上看属于“附条件的赠与行为”,法律上并未禁止,但利用这一事件形成事实上的“涨粉”,的确有营销之嫌。至于微信文章的“打赏”,是否属于事实上的“募捐行为”,在现行法律中还比较模糊,不能直接认定这是募捐,毕竟很多“打赏者”确实是因为文章而打赏的。此次罗一笑事件,没有中间第三方平台实行监督和监管,与真正互联网公益项目募捐之间确实有很大差别的。

就拿腾讯乐捐和轻松筹来说,作为互联网公益平台的突出代表,这俩家平台的流程与机制都是经历过多次的调整,在无数个实际案例中不断完善出来的。以轻松筹为例,其审核制度相当严格,实行“数据+客服+群众”三重制度把关。在数据方面,轻松筹要求发起人提交一系列相关证明材料。然后由150多人组成的自建客服团队,对项目进行逐一审核。在群众把关层面,轻松筹设有举报与实名证实制度。在筹款过程中,一旦发现项目存在问题即可进行举报,如果发现项目造假,筹款全部原路退回;即便项目确定是真实的,如果举报人仍对项目存疑,也可以申请退款。

再看腾讯乐捐。在其平台上,非公募机构或个人发布的项目,需经过公募机构审核项目的真实性、家庭情况、项目设计和可执行性等,确认是否支持。经腾讯乐捐平台收到的每一笔捐款都直接到公益项目挂靠的公募机构账户,由公募机构直接接收,所以公募机构也要承担审核项目、拨付善款、监管执行的责任,这对遏制夸大病情、善款挪用也有极大的作用。

并且,在捐款目标数额的设置上,网络公益平台都是根据实际需要设定且公开透明的。每个项目都有自己单独的页面,页面上明确显示着筹款目标、目前的捐款数、捐款人次及捐款进度等,目标达成即停止捐款。在整个筹款过程中,公众可以清楚的看到已经筹集的额度,从而打破信息的不对等、不透明,杜绝出现在罗一笑事件中款项远远超额而大众却不知晓仍继续捐助的情况。

所以,很显然,如果罗尔在正规网络公益平台上发起求助,平台以及相关机构都会对项目进行审核。像罗尔这种名下有三套房产及车辆的情况下,会对罗尔的承担能力进行评估,平台极有可能拒绝此项目求助申请,或降低筹款目标,也就能直接避免后续的一系列事件的发生。

不可否认,信任是当下中国最稀缺的资源。在慈善领域,一些机构透支了自己的公信力,由它们发起的公益活动,往往应者寥寥。但是,由于社交媒体兴起,为公益慈善提供了新契机。以轻松筹为代表的一些社交众筹类的互联网公益平台,就是依靠朋友圈转发传播消息,筹款对象都是熟人圈子,一方面对项目的真实性有保障,形成天然的监督机制。另一方面,基于朋友间的信任,大家也更愿意解囊相助,给求助方提供更多的信任机会。

合法背书

其实做公益并不容易,在面对着铺天盖地的质疑声中,还能坚持下去更难。

我们经常能在朋友圈看到利用腾讯乐捐、轻松筹等平台发起的项目,甚至笔者也给身边的亲朋好友进行过捐助。移动互联网时代让如今的网络公益众筹平台能够通过

社交的强关系性为大病患者提供高效便捷的筹款渠道。这是一个有效的尝试,在基金会和慈善机构尚未对个人求助开设通道之时,平台可以作为传统公益筹款的有益补充。坦白讲,这些平台实实在在的帮助了很多人,也确实在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9月1日,中国首部《慈善法》正式实施,规定没有获得公开募捐资格的个人和组织不得在网上公开募捐。民政部也公布了首批13家互联网公开募捐信息平台。据悉,全国共有47家网站申报网络募捐信息平台,通过层层深刻筛选,腾讯公益、新浪微博微公益、轻松筹等13家网站入选首批慈善组织互联网募捐信息平台。

其实,首批互联网募捐平台的认定对这些企业或机构来说不仅是光环,也是紧箍咒,这要求他们遵守《慈善法》和相关规章制度,遵守行业标准和基础规范,尊重民意和公众监督。信息平台要严格按照《慈善法》的规定,为取得公开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提供公平、公正的信息服务,自觉接受后续动态管理、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

在当前社会保障制度尚不健全的国情之下,网络公益平台可以说是少数服务于弱势群体的社会自救便利渠道。尤其是在获得“官方认证”后,在民政部指定平台上的个人求助均属于合法行为,所有有困难的人都可以通过“求助”方式获得帮助。

拥抱监管

新事物的出现与发展,似乎总会有一波三折的戏码。但任何事物的出现及存在必然有它的合理性,网络公益众筹亦是如此。

纵观首批入列的13家平台,腾讯乐捐与轻松筹等互联网性质的公益平台均拥有较为完善的捐募流程与体系。虽然现阶段互联网公益平台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但它们在填补大病医疗救助空白这方面确实发挥了不少积极作用。

在诈骗与网络营销泛滥的今天,对于网络筹款的监管与执法应该从严,而不是放任各种擦边球,否则,今天有一个擦边球出现,明天也会随之衍生出好多个。

“我们希望被监管,希望有政府部门来管我们,不管是需要提供技术支持,还是需要制订管理标准,我们都愿意配合。” 轻松筹的创始人兼副总裁于亮说,如果有政府部门统一管理,像基金会那样,规定一个准入门槛,颁布一些管理条例,让整个行业在一种健康的环境下良性发展,平台也才能更好地为需要帮助的人服务。

确实,中国的慈善事业刚刚起步,有个别行走在慈善‘边缘’的机构打着‘慈善’的名头捞钱,这种行为很恶劣。但还有很多实实在在的机构,想要帮助那些渴望获得帮助的人筹得善款,能够让他们在这个美好的世界上生存下去。

据悉,未来相关部门将建设慈善组织信息发布平台,对平台进行随机检查。同时,进一步发动社会监督,并建立公众投诉邮箱。通过强有力的硬性指标,确保所有的慈善事业能够在阳光下运作。

针对此次事件,笔者想说,假如罗一笑事件伤害了你,也不要让爱心变冷,因为还有很多真的需要帮助的人,值得你伸出双手。最后,祝罗一笑小朋友能够平安康复。

江湖老刘,TMT行业观察者,关注奢侈品电商、互联网金融、云服务、VR的科技自媒体人。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极客网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极客网企业会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16-12-04
互联网公益众筹中,我们到底该相信谁?
做公益并不容易,在面对着铺天盖地的质疑声中,还能坚持下去更难。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