诞生不足一个月的Jego已经丢了底气,不战而败了。
6月22日凌晨,Jego官网发出“关于Jego产品暂停新客户注册使用的相关说明”,称“由于Jego的网络是面向漫游和海外客户设计的,网络与节点均在海外,且Jego产品与系统目前尚处于试用调优阶段,中国移动国际公司将自2013年6月22日起暂时停止Jego新客户的注册,并暂时关闭中国大陆客户在中国大陆境内使用Jego与Jego之间的音视频电话功能。”
中国移动国际公司称,在此调试优化阶段,该公司将不断提升产品稳定性、增加新功能、优化客户体验,并将在产品正式上线后另行通知。
其实,无论Jego是否被暂时叫停,无论这款新产品何时正式上线,这场内部风波、部门角力足以让Jego在面世之初就陷于被动而难以翻身。据透露,由于中国移动各部门对于Jego的态度并不统一,刚刚推出的Jego才会被暂时叫停。
打败Jego的,既不是来自OTT厂商的外部竞争,也不是监管部门的插手,而是Jego的母体--中国移动的内部意见纷争。如果Jego因中国移动内部原因而见光死,说明运营商封闭的运作机制已经成了创新路上的绊脚石。而如果不能扫清内部障碍,运营商对抗互联网公司的竞争都将成为空口之谈。
短命的预兆
也许Jego一出生就是短命的。今年5月底,中国移动国际公司面向国外媒体宣布,中国移动自主开发的移动VoIP及即时通讯应用Jego于6月1日在App Store和Google Play上线。
值得注意的是,这款被业界视为“有可能成为中国移动自我革命的产品”的OTT应用,并非由中国移动总部(即中国移动集团公司)统一推出,而是由中国移动国际公司对外发布。
这是中国移动较为罕见的产品发布方式。在此之前,中国移动面向国内及海外用户的重要产品发布(不包括在部分省市试点的产品)往往都是由中国移动集团公司统一操控。
不仅如此,中国移动集团公司对于Jego极为低调的态度也令人不解。在这款新产品上线之后,中国移动集团公司并没有做任何宣传、释疑工作,甚至对于业界的一些批评、看衰也都只是冷处理。
据中国移动内部人士透露,中国移动集团公司之所以对Jego的宣传采取低调处置的方式,是因为公司内部对这款产品的发布产生了纷争。
据透露,Jego的雏形是多年前北京移动推出的PTT(Push to Talk)业务,这项在手机上使用的业务可以像使用对讲机一样快速地进行“一对一”或者“一对多”通话。当时,这项业务主要是为奥运志愿者提供分组寻呼服务,但在北京奥运会结束之后并没有进行商用推广。
据悉,这项业务在奥运之后没有得到商用推广,是因为中国移动并不想以此冲击自身的语音及短信业务,后来,该业务只在中国移动研究院进行“极小范围”的后续研究。但最终,中国移动国际公司在原有雏形的基础上进行翻新、改进、包装,以“Jego”为名推向海外市场。
Jego上线不久后,中国移动内部出现意见分歧。有消息称,这种分歧导致了诞生未满月的Jego被暂时叫停。
“自我革命”溃败
即使Jego没有被暂时叫停,这场内部刮起的风波也足以让未满月的Jego耗尽底气,不战而败。
来自中国移动内部的反对意见认为,如果大范围商用推广Jego应用,那么中国移动自身的语音及短信业务都会受到冲击,无异于断了自己的财路。但支持意见认为,Jego是运营商被移动互联网厂商边缘化之后寻找活路的起点。
在Jego上线之初,这款类似于Skype的产品的用户体验并不好,但由于它可以拨打网络电话的特质,业界视将Jego视为中国移动一款“自我革命”的产品。
当时,业界认为Jego的革命性意义主要在于两方面。其一,它是国内第一款由电信运营商推出的移动互联网VoIP工具,而在此前,互联网公司提供的一些VoIP网络电话在国内都是被禁止的。其二,在微信等OTT应用对运营商短信及语音业务的冲击和颠覆下,运营商与其被革命,不如自我颠覆、重新寻找活路,而Jego可能会成为自我革命的开始。
革命总是会有两种结果,或胜或败。但遗憾的是,内部纷争让推出不到一个月的Jego还没来得及完善,还没等到市场检验,就几乎要“见光死”了。
窥一斑见全身。Jego的命运再次印证了一个事实--虽然国内电信运营商把“去电信化”挂在嘴边说了多年,但固有的机制、体制决定了它们不可能打破束缚,也没有魄力打造出一款像QQ、微信那样具有强大竞争力的互联网产品,当年的飞信、如今的Jego都是例证。
更为要紧的是,这种大型央企的部门角力、内部纷争已经成了中国移动创新路上的绊脚石,很难像互联网公司一样用真正市场化的思维去处理内部矛盾、运作一款创新产品。
在微信等OTT业务对运营商语音及短信业务的冲击、替代甚至是颠覆之下,中国移动已经不可能借助飞信这样的同类业务进行回击,而Jego这种“诞生之初体验并不好但有改进空间”的新业务则有可能打开新局面。如果中国移动患得患失、做不到自我颠覆,那么最后只能在互联网公司的挤压下步步后退,功亏一篑。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六载华为开发者大赛,“赛”出云上开发新生态
- iPhone在华份额为何不断下滑?外媒分析:因无法提供AI服务
- 硬科技观察之智能体:2025年会是AI智能体爆发之年
- "以智赋网"关键一跃!华为首发Ambient Site构建无线智能化底座
- 硬科技产业观察之端侧AI:AI算力随身释放千亿价值
- “智网慧城”计划启动全球招募,以智赋网成MBBF 2024焦点
- 英伟达最亲密的伙伴SuperMicro股价大跌,对AI产业影响几何?
- 请回答MBBF 2024:关于移动AI时代的一切
- 高通ARM争的是什么?定制设计威胁到ARM生命线
- 到底要不要分拆?英特尔和美国都陷入了挣扎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