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三分之一(38%)的受访者认为,当前科技让我们更加了解世界各地人们的生活,所以我们变得更为开放和包容。
35%的受访者认为,科技可以使人更为善解人意;32%的受访者相信,科技让人变得更为博爱。
66%的受访者认为,虚拟现实(VR)甚至有可能加强人们对其他文化的理解。
集团一项最新全球研究表明,科技在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捷的同时,还能让人们变得更富同情心、更包容、博爱和开放。
此次研究对全球超过1.5万人进行了调查,覆盖美国、墨西哥、巴西、中国、印度、日本、英国、德国、法国和意大利。根据调研结果,九成受访者(89%)表示科技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84%的受访者则认为,科技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质量。
尽管大多数情况下人们认为,科技影响生活的主要方式是帮助他们完成日常任务,例如收发邮件、观看网络视频等,但联想研究发现,科技事实上在许多情况下对人类的价值观产生了深刻影响。
调查结果显示,全球38%的受访者认为,包括个人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和虚拟现实等在内的智能设备正使人变得更加开放和包容。与此同时,超过三分之一(35%)的受访者认为,科技让人们变得更加善解人意和富有同情心。
社交媒体和视频分享平台的兴起或许是人们发生这一改变的关键因素。社交帖文、视频等内容形式使得来自不同国家和文化的人们建立起联系,并深入了解彼此的生活。有七成的受访者认为科技成为人们观察他人生活世界的窗口,这激发了人们更强的求知欲。
联想研究还发现,三分之一(32%)的受访者认为,科技让人们更加乐善好施,这可能是慈善捐赠平台日益普遍带来的影响。通过捐赠平台,人们可以实现线上捐赠,并通过社交平台分享和传递他们的善举。
受访者还认为,新兴科技将来可能对我们的价值观产生更大的影响。事实上,三分之二(66%)的受访者认为,虚拟现实(VR)可能有助于培养人们的共情能力和同理心。科技可以让人们用自己的眼睛来观察这个世界,从而有助于和世界各地的人们建立更为丰富的情感联系。
这项全球调查还发现世界各地受访者之间存在着有趣的差异。值得注意的是,来自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的受访者似乎更相信科技对人类的价值观有更为积极的影响。90%的中国受访者认为虚拟现实(VR)能够提高人们的共情能力,在印度和巴西持此观点的受访者比例分别达到88%和81%。相比之下,在科技发达的日本,只有51%的受访者认同这一观点,而德国认同这一观点的受访者比例最低,仅为48%。
其中一位受访者表示:“虚拟现实为那些认为这个世界十分完美的人提供了一个洞察他人世界的窗口,让他们可以体会到其他人日常生活中的艰难和痛苦。”
不过事物皆有两面性,也有一些人认为科技会让社会更加分裂。调查中有60%的受访者认为,科技会让人们变得更容易对他人评头论足,尤其是在社交媒体上。
此外,互联网的“即时”属性也会带来一些影响。43%的受访者认为,科技使人更 “浮躁”,59%的人认为科技让人“懒惰”,还有49%的受访者认为,科技让人变得“自私”。
作为一家全球科技企业,联想坚信,科技可以向善。关键在于,在科技被广泛运用的过程中,科技企业需以身作则,积极弘扬和发挥科技的正面作用,例如通过科技增强人们的同理心和包容心等。
心理学家Jocelyn Brewer认为:
“同理心是大多数人与生俱来的一种换位思考能力,现在人们常常将同理心的日渐缺失归咎于科技。然而,事实是当我们善用科技进步时,科技能帮助我们产生更为丰富的情感体验,这反而有助于培养人们的共情能力,并促进人们为关心的问题而采取行动。”
“培养人们从不同人群的视角和经历去想象,有助于丰富精神世界,培育更深更有意义的关系。科技可用于丰富我们的联系,而不一定仅仅作为建立联系的手段。”
联想集团用户和客户体验业务副总裁Dilip Bhatia认为:
“从许多方面来说,当今社会两极分化正变得日趋明显。我们中的许多人就像生活在一个回音室中,身处在看法和观点趋近的人群当中,不断固化我们本身正确和错误的观点。我们认为,更加智能的科技能够让人们换位思考,通过自己的眼睛来感受别人的生活,获得对这个世界和人性更深入的理解,从而巧妙地改变人们的世界观。”
“这一切可以通过运用智能技术将不同背景的人联系在一起,或是通过虚拟现实让人们近乎真实地看到彼此的世界来实现。我们越是对周围世界的多样性持有更开放的态度,我们作为人的同理心和共情能力就越强,而这是一件好事。”
关于本次研究
联想对美国、墨西哥、巴西、中国、印度、日本、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10个全球市场使用7种语言的15,226位受访者进行了调查。受访者样本代表了各个国家的成年(18岁以上)网民。
本次调查于2019年3月31日-4月27日期间实施,误差界限为±1%(置信水平:95%),各个国家的误差界限为±3%(置信水平:95%)。调查旨在了解受访者怎样看待当前和未来技术在生活和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