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6年Google提出云计算之后,云计算已经发展了12个年头。在中国云计算市场如今也逐渐形成了两超多强的市场格局,腾讯和阿里稳稳占据市场头两把交椅,华为、京东、金山以及百度等企业则紧跟其后。很显然相较国际市场的集中,中国的云计算市场情况更为复杂、竞争也更为激烈,而如今政务云市场因其特殊性则成为各大巨头的突破口所在。
云计算竞争升级,政务云市场成为突破口
市场调研机构Gartner的预测显示,2017年全球公有云服务市场规模将达到2662亿美元,与2016年的2196亿美元相比,同比增长18.5%,2018年将继续保持接近20%的增速。从公司市值和生态版图来看,中国公有云服务市场则正在形成阿里云和腾讯云双巨头对决的市场格局。
不过双寡头的格局并非会一成不变,随着各方对政务云市场的角逐,一场新的变局即将出现。那么政务云这个市场到底有多大呢?以2016年的数据为例,中国政务云市场总体规模为91.5亿元人民币,IDC的数据则预测未来五年,中国政务云市场将实现20%的年复合增长率。
可以说谁赢得政务云市场,谁或许就能坐稳中国公有云市场头把交椅。自2015年起,腾讯云就开始布局政务云市场,并相继推出警务云、政务云、工业云、税收云、气象云等不同类型细分服务,与此同时腾讯还围绕云计算、大数据、LBS、安全、支付等核心能力,为党政部门、企事业单位等提供专业技术支撑。腾讯云营收连续3年呈现出爆发式增长的背后,在政务云市场取得的成果功不可没。
政府掌握着涉及民生的公安、能源、水电煤等众多公共事业领域的大数据,可以说80%最有价值的公共数据资源都掌握在政府手中,谁能攥紧政务云这个入口,谁就能拿到开采这座“数据金矿”的钥匙,如今政务云早已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一方面,在政企机关单位进行数字化转型的节点,政务云不仅市场容量大,而且某种意义上属于一个新生市场。政府在政务信息化上有可观的财政预算,政府用户具有较高稳定性,不存在倒闭风险,也不习惯频繁更换供应商,而一旦为政府建设好云平台后,将来就可以基于云上的应用和数据做很多事情。
另一方面,通常地级市及以上的政府机构才会提出政务云建设需求,中国一共有34个省,333个地级市,随着各地政府对政务云运营服务供应商选择的逐渐结束,政务云的大格局即将尘埃落定,时间窗口即将关闭,未来可能留给新进入者的时间很有限。
成功撬动政务云大市场, 腾讯云优势在哪?
政务云之所以作为助推政府机关进行数字化转型的主力军,很大程度上在于政务云不仅能够提高政务处理效率,还在于能够结合人工智能加速政务场景创新融合。而腾讯云之所以能够在政务云领域取得突破,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以下几方面:
1、腾讯云具有解决政务云需求的基因
作为腾讯掌舵者,马化腾也多次为腾讯云站台。在马化腾看来,工业时代靠电,数字时代要靠“云”,未来腾讯最重要的定位就是提供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基础能力,而腾讯云即是其互联网优势能力的集成平台,也是18年技术经验与资源优势的总出口。
去年6月份的腾讯“云+未来”峰会上,腾讯云发布了“AI即服务”战略,在软件层面、算法框架服务、基础设施服务等多维度提供全新的AI开放服务层,加速了腾讯云AI在行业应用的落地。而腾讯云,也就此成为继微信之后腾讯的又一大战略产品。
众所周知,政务云相比企业云市场所面临的挑战更多,众多细分的业务场景需要云服务提供商具有解决多样化问题的能力,而这恰恰是腾讯云得天独厚的优势所在。过去18年,腾讯为用户打造了横跨社交、娱乐、网媒、技术、企业等七大领域的事业群,源源不断基于大数据输出优质智能型互联网产品和服务,而腾讯云作为腾讯所有事业群的技术的对外开放窗口,自然也承袭了腾讯的这一基因。
得益于腾讯社交、游戏、视频等海量的业务场景,腾讯云逐渐形成了计算机视觉、智能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三大核心能力。此外针对不同场景,腾讯也推出了针对性的人工智能解决方案,而这恰恰是政务云市场所需要的。
2、长期重视与各级政府机关合作
在大规模进入政务云市场之前,腾讯云其实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仅在2015“互联网+中国”峰会上,腾讯便与长沙、无锡、大连、常州、湘西、盐城、襄阳、咸宁、开封、焦作、鹤壁、桐乡、临安以及湖南省经信委签署“互联网+”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为这些城市提供互联网+的落地服务。
如今腾讯云在政务市场可以说无处不在,通过Raydata大数据可视交互系统帮助深圳市等多个政府机关打破信息孤岛,通过防走失平台“牵挂你”助力福建省公安厅实现失踪人口找寻,通过优图天眼公安解决方案则助力公安建立智能追捕逃犯体系,迅速完成人脸和逃犯照片库的匹配。
政务云是一个具有很明显的马太效应的市场,如今腾讯云已与湖南省政府、四川省政府、深圳市政府、深圳市公安局、上海市政府、上海市公安局、广东省交通厅、广东省旅游局、广东省气象局、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日报社、成都传媒集团等多地政府机构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而这些项目也逐渐演化成腾讯云最有利的敲门砖。
由此腾讯云厚积薄发,在国家互联网+战略的号召下,快速在全国铺开与多地城市开展互联网+战略合作,目前已经与全国14个省份、50余座城市签约合作,成为跨区域智慧城市群建设的重要连接。
3、腾讯云具有互联网企业的服务精神
智慧政务主要是通过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提升政府办公、监管、服务、决策的智能化水平,更重要的是政府、企业和民众要有一个畅通的沟通渠道,形成良性互动。这意味着政务云不仅需要技术服务,更需要有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基因。
作为中国最大的互联网综合服务提供商,腾讯本身也是一家大数据公司,腾讯云也很好的继承了这种基因。定位于连接器,腾讯云实现横跨金融、政务、医疗、旅游、游戏、出行、电商等全领域解决方案,而这也成为了腾讯云打造智慧城市连接的原始经验积累。腾讯云如今不仅可以释放海量互联网用户的大数据服务能力,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也能够借助输出云计算和大数据能力,推进民生领域的“互联网+”应用。
与此同时,腾讯通过城市服务,包括微信公众号,包括智能客服人工智能能力,移动支付,微信支付,包括地图能力,提供创新性的对公众服务的模式和渠道,则构建了一个完整的服务入口。从能源到安全、从政务到教育、从医疗到购物,腾讯云如今已成为打通城市内部数据壁垒的钥匙。
值得一提的是,早前腾讯副总裁、腾讯云总裁邱跃鹏还提到要打造政务信息高速路的计划,即一切从政府机关转型需求出发,利用生态联动优势“建好”政务信息高速路,使之与多样化、个性化的民众需求相结合,让政府部门“用好”路,足以见腾讯云想要服务政企单位的决心。
数字中国大势所趋,未来各行各业将深度融合
每一次技术的创新都会带来产业的革新。蒸汽机的发明触发了工业革命,电的发明和使用让我们进入到了电气化时代。互联网带来了信息技术革命。而以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轮互联网技术,是拉动数字经济、助力数字中国发展的三驾马车。
数字经济是数字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字技术还被广泛应用在政府管理、社会民生、艺术文化、生态建设等领域。数字经济的重要特征是深度融合,是新技术与各行各业共同升级的过程,而在深度融合方面,腾讯云也积累了丰富的案例。
比如零售领域,腾讯云实现了让线下的零售店与电商从“死对头”变成了“好兄弟”;比如汽车行业,腾讯云则实现人与车、车与车、车与新型基础设施的连接;再比如公共医疗领域,腾讯云则为医疗大数据的挖掘提供基础设施保障,解决数据孤岛问题。
在数字中国的发展过程需要“一纵一横”。“一纵”是从“互联网+”到数字经济,互联网与各行各业都在加深融合;“一横”是从数字经济到数字中国,数字经济向民生、政务延伸,利用数字技术,解决更多社会痛点。纵横拓展的背后是新一代互联网技术,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加速发展和应用。
云是数字时代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云计算的普及和应用,降低了IT设施建设和运维成本。随着单位计算成本下降,计算能力的提升,又带动了人工智能的发展。未来的趋势是在云端用人工智能的方式处理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显著提高了对大数据的智能化处理能力,以此来发掘数据新的意义、新的价值。
事实上从2015年开始,云计算已连续四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而“运用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等类似表述,也已经是第三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毫无疑问,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在重塑传统产业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如今巨头纷纷涌入政务云市场,这场军备竞赛背后其实是一个新的智能政务时代的开始,深耕多年的腾讯云已高效落地了不少项目,在政务云市场挖掘更多金矿值得期待,而这也将成为助推中国经济转型的重要驱动力。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消息称塔塔集团将收购和硕印度iPhone代工厂60%股份 并接管日常运营
- 苹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领先技术与深度整合是关键
- 英伟达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临过热挑战,交付延期引发市场关注
- 马斯克能否成为 AI 部部长?硅谷与白宫的联系日益紧密
- 余承东:Mate70将在26号发布,意外泄露引发关注
- 无人机“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台低空重力测量系统引关注
- 赛力斯发布声明:未与任何伙伴联合开展人形机器人合作
- 赛力斯触及涨停,汽车整车股盘初强势拉升
- 特斯拉首次聘请品牌大使:韩国奥运射击选手金艺智
- 华为研发中心入驻上海青浦致小镇房租大涨,带动周边租房市场热潮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