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利军
来源:独角金融
编者按:2018朗迪旧金山金融科技峰会于当地时间4月9日—4月10日举办。独角金融现场与国内外多家企业交流热点问题。
中国金融监管正在进行着一场“去杠杆”行动。当下的美国金融市场,同样也需要。而且,不同于2008年的危机,这轮潜在的居民财务问题,需要金融科技公司参与解决,或者说,承受可能的后果。至少LendingClub CEO史葛·桑伯恩在朗迪旧金山的演讲中,表达了这样的担忧。
以金融科技为新兴信贷工具的2018年,是否着一头“灰犀牛”呢?
中国居民负债增长过快
虽然去杠杆已经成为中国金融业的重中之重,但对于政府、企业与家庭三个部门而言,中国家庭部门的杠杆率并不高。
根据BIS的数据,中国居民部门在2017年年中达到GDP的47%,这个水平低于美国日本,但高于新兴市场的整体水平。从偿债比率(debt service ratio),也就是家庭收入用于偿还债务的比例来看,处于可控范围。
但独角金融从国内一位知名学者处了解到,国内监管担忧的是,中国居民加杠杆的速度过快。
从全球来看,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中国居民部门在不断加杠杆。居民杠杆增速快于企业和政府杠杆。
其中,消费贷款在2017年增速出现快速上升,一个原因是被用作购房的首付款,另一个原因是部分购房者已经把杠杆放到极致,所以需要借消费贷款来平滑日常支出。
这在银行近期披露的财报中已有显示。招商银行(600036,股吧)、中信银行(601998,股吧)、平安银行(000001,股吧)2017年年报披露,零售业务增长强劲。
但是美国的情况,是否会成为中国的前车之鉴呢?
美国信贷问题丛生
史葛·桑伯恩表示,目前57%的美国居民存在财务问题。而且借贷状况已经到了非常紧绷的状态,无法承受任何财务打击。
他提到,金融危机以来,美国居民的汽车、信用卡贷款分别上升了1万亿美元,目前接近一半的美国人甚至都没有400美元的应急资金。债务问题还引发了严重的心理问题。
互联网化的信贷,在简化操作与提升效率的同时,是不是也会加剧这一水平呢?
隔着大洋彼岸,中国信贷也有需要自己解决的问题。
一是借贷者从不合规的高利率平台借款,最后债务高台累筑,也引发了心理问题。频频爆出的因债自杀事件,也让原本服务社会的现金贷,贴上了“高利贷”标签。
二是监管者对于个人的信贷监管还处于探索阶段。尽管已经明确了36%的利率红线,但民间对于小额短期的借贷利率问题讨论一直都在。在严格限制了“校园贷”、“首付贷”等后,监管被动应对的局面是否能打破也值得关注。
三是对于企业而言,如何在监管强压与成本上涨面前,做好风控的同时,又能吸引合格用户。
不过,中国相关企业,如金融科技公司信而富CEO王征宇对前景保持信心。尤其是人智能的兴起,让他看好消费信贷的未来。
王征宇表示,中国未被传统金融机构覆盖的人群巨大,涌现出的互联网金融平台和大数据分析公司更多,未来人工智能应用于解决消费信贷问题的前景也更加广阔。
美国居民财务是否存在危机还不能确定,但中国已注意到过快增长的居民信贷问题。目前银行对于个人住房的放贷已经收紧,对于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也提高了利率。
货币宽松下的信用创造,在次贷危机以来,在美国已营造出一片繁荣,这会是虚假的吗?
我们可以先看看美国的后续发展。中国信贷消费公司,也要时刻关注可能的风险。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独角金融。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万事达卡推出反欺诈AI模型 金融科技拥抱生成式AI
- OpenAI创始人的世界币悬了?高调收集虹膜数据引来欧洲监管调查
- 华为孟晚舟最新演讲:长风万里鹏正举,勇立潮头智为先
- 华为全球智慧金融峰会2023在上海开幕 携手共建数智金融未来
- 移动支付发展超预期:2022年交易额1.3万亿美元 注册账户16亿
- 定位“敏捷的财务收支管理平台”,合思品牌升级发布会上释放了哪些信号?
- 分贝通商旅+费控+支付一体化战略发布,一个平台管理企业所有费用支出
- IMF经济学家:加密资产背后的技术可以改善支付,增进公益
- 2022年加密货币“杀猪盘”涉案金额超20亿美元 英国银行业祭出限额措施
- 北银消费金融公司【远离各类不良校园贷】风险提示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