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ICloud刘鑫:新技术风暴下的API生态探路

“通过公司四个阶段的递进发展,我们越来越认识到,APP是各个行业都需要的基础设施。它同新兴的技术,比如AI或者物联网相比,虽然发展历史较久,但相互之间并非新旧替代的竞争,而是价值与方法的融合关系,而新兴技术的落地更是需要APP作为载体。至于未来API如何发挥其技术影响力,还是要从整个产业生态角度出发,在此基础之上,平台的架构如何更有利于服务企业客户,这是APICloud所不断思考的,也希望我们的经验可以给到业界一些帮助。”

——APICloud移动应用云服务创始人兼CEO 刘鑫

在APICloud官网首页,有三个不断在刷新的数据非常引人注目:创建应用、累积生成安装包,以及API调用——它们是APICloud创建四年来所取得成绩最直观的反映,也客观说明了公司在移动开发领域的突出表现。

截止目前,这三个数据已经分别达到十万、百万,以及百亿量级。其中,创建应用超过76万个,累积生成安装包近四百万,API调用近235亿次。

在耀眼数据的背后,公司创始人兼CEO刘鑫认为,虽然从表面上来看,APICloud模式是很成功的,但如果仅通过商业模式来归因公司今天所取得的成绩难免肤浅。更重要的是,在模式背后,如何架构基于技术积累的创新生态,才是APICloud真正的价值所在。

blob.png

创新生态的四个阶段:开发、完善、整合、兼容

说起自己的创新生态,一直专注于移动开发行业的刘鑫回忆起四年创业所经历的四个阶段颇为感慨。

据他介绍,在最开始的一年,APICloud最初是做了一套API与APP结合的移动云平台,主要实现围绕APP做更快的开发,以及完善架构更好地使用各类第三方服务的云能力。“快”是APICloud整个生态体系的关键核心,也是在最初阶段便定下的基调。

在移动云平台搭建完成之后,接下来,刘鑫发现在整个市场发展越来越融合的趋势下,平台上的开发者无法满足市场的多样化或者定制需求。比如,某家企业的应用开发需求只需要一家服务商30%的能力,而另外剩下的70%则需要别家来提供支持。在这种需求开始多样化的情况下,如何将分散供需能够更好的衔接,从而实现交易?APICloud的做法是对外开放技术标准,称之为积木化模块化的整合标准,并通过创新的模块化商店为用户提供支持。最终,再经历一年之后,APICloud达成了第二阶段的成果:通过标准,将服务商的服务能力转化成APICloud移动平台上的一个功能,或者称之为一块积木、一个模块。

“至此,国内主流的云服务厂商,基本上都按照APICloud积木化模块化开发的标准,把它们既有的,比如说地图开发的能力,统计分析的能力,包括近两年很热的直播,以及一些物联网连接能力全部都封装成复合我们平台标准的API模块,放在平台上,再通过我们统一的服务提供给企业客户以及开发者。”刘鑫表示说。

事实上,如果说第一个阶段是让应用得到更快开发,那么第二个阶段的标准化定制则实现了“一站式”+“一键式”的“1+1”模式,在此模式下使用国内主流第三方云服务,可以支撑和完善应用能力,以及提升开发速度。

经过两年的发展,2016年,APICloud进入到第三个发展阶段。这一次,公司团队将目光聚焦在了原生技术整合,推出了一款名叫SuperWebView的创新应用,据刘鑫介绍,该应用开发的功能可以绕过应用商店审核,实现快速业务调整和APP更新,让原本需要30天左右的版本迭代周期大幅缩短至7天,提升4-5倍的运营效率。而在开发时间大幅缩减的同时,融合了SDK技术的SuperWebView还有一大便捷之处就是可以将技术植入到既有应用,而不用再重新进行二次开发。

如今,APICloud正走在第四个发展阶段中,主要打造基于小程序兼容的技术产品。而之所以选择做这一领域的开发,与目前微信小程序较为火热,很多企业选择使用小程序进行功能开发不无关系。紧跟潮流,APICloud的最新技术兼容了微信小程序的技术标准,能够基于微信小程序的部分代码,在APICloud的平台上进行复用,进而开发出功能更加强大的APP。从这个角度来说,小程序或者微信的体系就会成为APP功能开发的一个子集。

“我们的脉络是不停的去给用户提供更好的技术服务以及更好的体验”在刘鑫说到,APICloud没有任何想要把控,或者完全保有技术的狭隘思想。从这四个阶段走来,公司一直在做的就是实实在在的基础技术支撑,用API模块化拼装的方式来支撑业务部门的各种需求。

新兴技术:为APP产业注入新鲜血液

说到用API支撑业务部门的需求,刘鑫并不认可一些对APP的唱衰论调。在业界,有人认为移动互联网中的各个行业的火爆都超不过5年,现在APP似乎也在落入这种“宿命”之中。

对此,刘鑫的反驳观点是:尽管在to C端近些年来入局者纷纷涌入,从而看似市场空间在不断收窄,但在to B端这个市场目前对于APP的使用仍然较少,市场比较空白。

“企业内部的很多需求都可以用APP落地的方式来实现。比如说给企业HR做一个让招聘更加简单,远程视频面试更为容易的APP?”在刘鑫看来,B端有很多现实的业务需求,当社会整体走向数字化和互联网化的时候,APP还将继续体现它的价值。

另一方面,在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兴起对于APP行业生态影响的看法上,刘鑫也秉持着乐观态度:“移动应用跟最新的技术不是竞争关系,反而应该是融合,新技术通过APP的功能实现其体验价值。先进的技术与APP两者的关系就如同价值观和方法论,技术价值究竟要怎么落地,以目前能够实现的方法来看,还是需要用APP这个载体。”

他以人工智能为例介绍说,在一些很成熟的AI场景中,如语音识别和图像识别,现在很多智能手机都有基于图像识别的智能搜索功能,当人们看到喜欢的商品想要在网上购买,就可以通过图片在智能助手APP中进行搜索,这里图像识别的功能需要APP作为载体来实现。

在与物联网结合的案例中,APICloud已与庆科(音),以及机智云(音)等物联网企业合作,具体来说,他们将基于物联网的软硬件通信能力封装成APICloud平台上的一个积木,通过APICloud提供给企业客户。

“所以,如果现在我们要开发物联网APP会变得非常简单,都有现成的API接口做支撑。”刘鑫表示说。

未来的API生态

在本月初由APICloud主办的“AI时代的移动技术革新大会”上,刘鑫对“企业与开发者如何在技术革新中幸存下来”这个问题给出了基于自身专业的解决方案——打造的“API生态平台”,并推出一亿元+的生态分账计划。

何谓API生态?

在大会上,刘鑫曾表示说,云时代将生态划分为IaaS(以阿里云、腾讯云为代表的基础设施层)、PaaS(以地图、语音识别、直播等为代表等能力层)以及SaaS(以salesforce、纷享销客、红圈营销等为代表的软件应用层)三层模式。

对此,在采访时刘鑫进一步解释说,在第一层(基础技术层)中,企业需要有生态意识,要懂得需要具备怎样的能力基础才能够涉足这一领域,不然即使殚精竭虑也达不到自己希望的效果;在第二层(技术能力层),因为更加靠近应用,程序员和开发者众多,APICloud就在这一层上吸引了几十万的程序员跟开发者,他们通过APICloud平台提供免费的技术产品的服务,同时也在学习和使用平台上的标准技术;第三层是终端应用,在这一层,可以开发出各种业务场景结合的APP,以及独立运行的智能硬件。

“这样三层结构就让整个API生态模式转起来了。企业客户如果缺基础或产品技术我们可以提供。如果缺人力外包也可以给到人力外包。”

在这样的生态建构理念下,APICloud不乏为英特尔、海尔、上汽、春秋航空、VIPKID等各领域国内外知名企业客户提供移动战略服务。

“通过公司四个阶段的递进发展,我们越来越认识到,APP是各个行业都需要的基础设施。它同新兴的技术,比如AI或者物联网相比,虽然发展历史较久,但相互之间并非新旧替代的竞争,而是价值与方法的融合关系,而新兴技术的落地更是需要APP作为载体。至于未来API如何发挥其技术影响力,还是要从整个产业生态角度出发,在此基础之上,平台的架构如何更有利于服务企业客户,这是APICloud所不断思考的,也希望我们的经验可以给到业界一些帮助。”刘鑫最后总结到。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赞助商
2018-01-18
APICloud刘鑫:新技术风暴下的API生态探路
“通过公司四个阶段的递进发展,我们越来越认识到,APP是各个行业都需要的基础设施。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