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构建能源系统的网络弹性

为什么要构建能源系统的网络弹性

随着技术创新加速推动能源行业转型,全球能源系统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变革。从清洁能源的快速发展,到能源生产、传输和存储方式的根本性重塑,整个行业正迈向更加多元化、互联化和智能化的未来。

然而,在这股变革浪潮之下,能源系统的网络安全风险也日益严峻。随着运营技术(OT)和信息技术(IT)的融合加深,网络攻击的潜在威胁不断增加,使“网络弹性”成为确保能源系统持续稳定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

全球能源需求增长与系统复杂化

根据国际能源署(IEA)的数据,2024年全球能源需求增长了2.2%,创下近十年来的新高。尤其是电力需求的增长速度超过整体能源增长,主要由可再生能源驱动。风能、太阳能和新型核能技术,包括小型模块化反应堆、熔盐反应堆及聚变能源,迅速崛起,推动了能源结构的深度变革。

此外,人工智能(AI)、自动化和大数据技术的广泛应用加剧了电力负荷的增长,同时为能源系统的预测与优化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例如,通过天气预报与需求建模,能源运营商可以更智能地调度发电资产,参与辅助服务市场并解锁新的收益模式。

电动汽车的广泛部署不仅提高了电力消耗,也使得基于电价与时间优化的管理成为可能。混合能源设施通过将风能与电解制氢或电池储能等技术结合,减少能量浪费,提升系统效率与经济性。

网络安全威胁升级:从风险到现实

随着能源设施越来越多地通过数字网络进行连接与控制,网络攻击对其运行构成了实质性威胁。近年来,国内也发生了多起典型案例,暴露出能源系统在网络安全方面的薄弱环节。

例如,2022年国内某省天然气管道管理系统遭遇勒索软件攻击,导致调度平台部分功能瘫痪,虽未造成实质性供应中断,但暴露出应急响应和网络隔离机制的不足。

2023年初,华南某大型风电场控制系统被发现遭受境外网络扫描和入侵尝试,攻击者试图通过远程漏洞获取SCADA系统控制权限。幸亏提前部署的入侵检测系统及时发现,未造成发电中断。

此外,2024年夏季,华东某区域性停电事件虽然最终被判定为设备故障引起,但事件过程中网络通信异常引发外界对其网络弹性的质疑,也促使行业反思对网络异常响应机制的完善。

这些事件表明,能源基础设施在面对复杂威胁场景时,需要具备更强的预警、防御、响应与恢复能力。

能源系统的安全保障更具技术挑战性

数字化赋能的能源系统虽然提升了效率,却也带来了复杂的安全挑战。操作技术网络常常包含多个厂商的设备,这些设备未必原生设计为互联互通,导致安全漏洞频发。此外,终端设备到云平台的连接链条中,每一环节都可能成为攻击者的突破口。

例如,为实现智能调度与优化控制,能源系统往往需整合SCADA系统、分布式能源资源管理系统(DERMS)与客户侧设备,而这些系统之间的接口复杂、协议多样,给网络安全防护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难度。

人工智能:一把双刃剑

人工智能在提高监测能力、预测网络攻击和响应速度方面展示出巨大潜力,但同样也可能被滥用。例如,生成式AI工具已经被用于制造更具欺骗性的钓鱼邮件,甚至伪造企业高管的视频进行社交工程攻击。

因此,能源企业需要建立系统性的AI资产安全框架,防止AI模型本身成为攻击对象,并识别AI生成内容的潜在风险。

监管压力与合规挑战

全球监管机构已开始加强对关键基础设施的网络可见性与风险管理要求。例如,欧盟《网络与信息安全指令2》(NIS2)要求企业提升检测、响应与恢复能力。这类法规正在促使企业投入资源,建设更强健的网络安全管理体系。

合作是构建网络弹性的关键

提升能源系统的网络弹性,不能仅靠单一组织之力。行业合作、情报共享与联合演练正成为增强集体防御能力的关键机制。设备制造商、供应商、承包商与客户之间的安全协同,能够有效减少攻击路径,降低单点薄弱环节带来的系统性风险。

例如,国家能源局推动成立的“能源行业网络安全信息共享平台”,正在促进发电企业、电网公司、设备商之间的安全事件通报与漏洞情报流转。

多地电力调度机构组织联合应急演练,模拟攻击场景下的跨企业协同响应流程,推动上下游建立统一的应急预案和联动机制。这类演练在实际危机发生前暴露问题、打通沟通链条,对于提升整体弹性至关重要。

总结:共同面对未来的威胁环境

随着全球能源系统向低碳化、分布式和智能化演进,其网络攻击面也在迅速扩大。数字化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对网络安全弹性提出了更高要求。

能源行业必须将网络安全纳入基础设施战略层面,围绕“预防、检测、响应、恢复”四大能力构建全面的弹性体系。唯有通过技术创新与行业协作,才能确保能源系统在持续增长的同时,经得起未来网络威胁的考验。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25-07-07
为什么要构建能源系统的网络弹性
随着技术创新加速推动能源行业转型,全球能源系统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变革。从清洁能源的快速发展,到能源生产、传输和存储方式的根本性重塑,整个行业正迈向更加多元化、互联化和智能化的未来。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