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消息(刘定洲)以ChatGPT、DeepSeek为代表的AI大模型,是当前最热门的数字科技,展现出变革经济社会的巨大潜能。AI技术快速迭代,推动经济社会迈向智算新时代,底层的光通信产业链,迎来了巨大的挑战和机遇。
论机遇,AI大模型的训练、推理及应用落地,深度依赖算力基础设施,万卡集群已经部署,渴求高速光互联;AI大模型产生的Token(文本中最小单位)的流量暴增,骨干网迎来全面升级换代的窗口期。论挑战,光通信技术要跟上AI技术发展的节奏,实现同频共振,空芯光纤等前沿光纤必须加快商业化进程。
“光通信已从信息传递的高速公路,升级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基石。”5月15日,在“中国光谷”国际光电子博览会同期举办的“智算时代光通信创新技术与应用发展研讨会”上,长飞公司副总裁郑昕发表致辞指出,长飞以前瞻性的布局推动新型光纤的研发和产业化应用,为全球数字基础设施的升级提供关键支撑。
G.654.E光纤,十年奠基智算
常规的G.652.D光纤自1983年商用以来,技术高度成熟,已在现网使用超过40年之久,功勋卓著。2015年,为应对移动互联网流量持续增长,业界探索引入超低损耗、大有效面积等技术特性的G.654.E光纤,应用于新一代骨干网。
长飞公司材料事业部技术专家在会上介绍,增大光纤有效面积、降低光纤衰减系数,是提升系统传输性能和延长系统传输距离的主要手段,也是当前新型光纤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G.654.E光纤的技术特性完美契合,因而得到全球运营商青睐,并规模部署应用。
“长途400G骨干网部署,以及未来800G更高速率系统的部署,G.654.E光纤是前瞻性的战略抉择。”国内来看,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和国家电网均已大规模部署G.654.E光缆线路;美洲、亚太主流运营商启动G.654.E新型光纤试点,应用于海缆登陆、大容量长距离传输,有望进一步推广。
C114在会上注意到,业界专家高度肯定了G.654.E光纤的价值。中国联通研究院总师王光全认为,G.654.E光纤是400G骨干网的首选光纤,要加快规模部署。华为光系统首席专家张德江认为,经过近十年发展,G.654.E光纤已完成充分技术验证,支撑了我国“东数西算”数据中心建设。
整条产业链为此付出了艰苦努力。长飞公司作为其中的重要一环,发挥了关键作用,不仅在多个标杆项目中提供了高品质G.654.E光纤,还在过去几年联合运营商和产业链,不断挖掘G.654.E光纤的技术极限,一步步突破了800G系统1000公里、2000公里、3000公里传输距离,并成功实现了多波段T比特超大容量传输,为未来传输网络向更高速率、更大容量、更低时延的代际演进构建了扎实的实验体系。
在前沿应用方面,长飞也进行了大量探索,联合三大运营商、国网信通、设备商、科研院所等产业链上下游,将G.654.E光纤应用于传感监测、量子通信等场景。
由长飞公司参与编制的《G.654.E光纤技术应用报告》,也在此次研讨会上正式发布。该报告系统阐述了G.654.E光纤的技术演进路径与应用场景,不仅是对G.654.E光纤十年发展的全面总结,更是对未来光纤技术创新的战略指引。
多模光纤,数据中心光互连
相比G.654.E光纤十年来的默默耕耘,多模光纤则是迎面撞上了数据中心光互连的大潮。AI大模型引发算力基础设施大建设、大升级,以光模块为例,不仅需求高速增长,且速率从400G迅速迭代到800G,今年1.6T光模块也走向了商用。
而多模光纤可支持400G的传输速率,并向800G、1.6T演进,尤其是OM3/OM4/OM5高端多模光纤+VCSEL光模块组合,始终是数据中心短距链路最具竞争力的解决方案之一。CRU数据显示,全球多模光缆的需求2023-2028五年复合增长率为3.9%,其中高端产品的需求持续增长。
长飞公司已是多模光纤市场的主要供应商,能够提供从OM1到OM5的全系列解决方案,包括超贝 OM4 Pro、超贝 OM4 ultra、超贝 OM5多模光纤。
据悉,传统OM4光纤在850nm波长处提供高带宽,但在长波方向存在带宽限制,工作窗口较窄。长飞超贝 OM4 Pro光纤通过将工作窗口扩展至850~870nm,有效补偿光模块波长偏移引起的信号劣化,保证信号传输质量,降低AI数据中心的连接成本,确保数据中心多模连接方案能够顺畅升级至400G、800G乃至更高速率。
OM4 Ultra光纤进一步将工作窗口扩展至910nm,实现850~870nm和910nm的双工作窗口。这一创新设计支持400Gb/s、800Gb/s以及1.6Tb/s的单波长和双波长传输系统,利用波分复用技术,通过更少的光纤实现高速传输,为数据中心升级至1.6Tb/s提供可能。
值得一提的是,基于在材料领域的长期投入,长飞还引入改进型石英波导材料制备多模光纤,使其在更宽的波长范围内具有更高的带宽,从而为数据中心提供一致性优越的高品质高带宽产品。目前长飞多模光纤系列产品已在国内外多家知名互联网巨头的数据中心中部署。
空芯光纤:瞄准智算未来
当下,最受业界瞩目的新型光纤,无疑是空芯光纤。不同于现有光纤技术的“一脉相承”,空芯光纤基于全新的反谐振导光机理,可突破实芯光纤的时延极限、衰减极限和容量极限,有望在未来成为智算时代的关键承载。微软公司在去年底宣布规模部署空芯光纤,是空芯光纤走向商用化的重要标志。
会上,多位行业专家重点谈及了空芯光纤。例如,中国信通院总工程师敖立表示,空芯光纤有望推动光通信系统实现突破性变革,智算中心互联则是首选场景。当然,空芯光纤还需解决光纤空间几何结构标准化和工艺稳定性,现网部署工程化等问题,未来3-5年为技术突破重要窗口期。
中国电信研究院副院长傅志仁指出,空芯光纤“五低一宽”低损耗、低时延、低非线性、低色散、低背向散射和超宽工作频段特性,适合长距离、大容量低延时传输网络构建。当前基本结束低损耗的“军备竞赛”,中国电信正在探索数据中心互联、量子通信、金融高频交易场景的需求和相关应用。
中国移动研究院基础网络技术研究所副所长张德朝认为,工程问题是制约空芯光纤大规模应用的关键瓶颈。全产业链需要深度协同,充分挖掘空芯光纤的技术优势。一方面需进一步加强空芯光纤标准化和实用化部署等技术研究,另一方面也要研发匹配空芯光纤传输特性的新型器件、模块、设备。
“未来空芯光纤将实现多场景应用,颠覆性变革远超想象。”长飞相信,空芯光纤将助力打造超低时延、超大容量、超长距离的新型通信系统,部署在数据中心光互连、高价值金融网络、长跨距干线、电网传输等广阔场景。
目前,长飞公司已完成全套关键原材料自研能力搭建,技术进入全球第一方阵,并具备领先的批量光纤光缆交付、施工、熔接及测试能力。2024年,长飞公司携手三大运营商以及国家电网公司,开展了多领域的合作,推动空芯光纤技术成熟和应用落地。
C114从本次研讨会上可以感受到,智算时代的光通信产业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即使以技术成熟著称的光纤光缆领域也不例外。只有提前布局,方能在智算时代把握先机,引领产业发展,而长飞公司已率先走出了重要一步,并已在新型光纤方面,为全球光通信技术演进提供中国方案。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