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消息(水易)光通信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光传感产业几十年来也稳健发展,并在千行百业中逐渐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光通信与光传感的交集越来越多、越来越深,“通感一体”成为业界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
3月27日,CIOE中国光博会与C114通信网联合举办“2025光通信高质量发展论坛”线上研讨会——“光纤智能传感技术专场”。邀请业内专家齐聚一堂,聚焦通感一体化架构创新、光纤传感前沿技术及行业应用实践,助力实现通信与感知功能的深度融合,共同推动网络智能化升级和光纤传感产业发展。
发展光网络通感一体价值凸显
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副教授谷志群指出,随着网络对可靠性要求逐渐的增加,光网络态势感知尤为重要,尤其是在光缆安全保障和专线业务运维方面,光纤的通信和智能感知融合,可为光网络态势感知提供重要的实现途径。
中国移动研究院传送网研究室室经理韩柳燕表示,伴随算力网络等新需求发展,光缆建设正在提速,但部分光缆已达20年设计寿命,质量劣化,光缆故障成为影响网络质量的关键问题。与此同时,传统的哑资源运维机制存在感知维度少、算法匹配难、场景适配难等挑战,引入高效的智能化体系,将有助于实现全量精准感知,智能分析,全场景覆盖。
中国电信研究院工程师高霞指出,随着数字化转型与算力需求激增,光网络的智能化管理与安全成为关键。通感一体技术通过突破通信与感知界限,利用物理层感知与信号解析技术,实现光缆资源数字化建模、故障风险智能化预警及环境态势动态化感知等能力,构建“通信-感知-决策”闭环体系,显著提升网络韧性。结合AI算法,该技术为智慧运维、智能城市、灾害预警等场景提供核心支撑,成为光网络智能化转型的核心驱动力。
中国联通研究院光传输首席研究员、基础网络技术研究部传输室主任张贺表示,运营商面向未来光网络演进升级,需要进行技术创新实践,实现光网络质量提升,自动化、智能运维应用需求明显。另一方面依托现网光缆资源,不仅用于实现光网络的实时感知监测,还将赋能行业应用,提供更多数据价值。
加速实践,迎接规模商用转折期
近年来国内加大通感一体技术相关研究,科技部2023年将通感一体技术纳入两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以国家战略牵引核心技术攻关。标准化建设上,国内外正加速制定光器件、网络架构及多场景应用标准,完善标准体系构建。“光网络通感一体化,正经历着从技术探索到标准制定,再到规模商用的一个关键转折期。”
在此基础上,各行业都在加速基于光网络通感一体的实践。中国移动在光纤同路由智能识别和光网络智能节能方面进行了现网实践应用。同时结合技术演进和场景,进一步延拓在公共安防、医疗卫生、交通运输、工业制造等领域应用。
中国联通在光网络通感一体方面的一些研究和实验进展包括:光缆基础资源的运维、基于现网光缆及现场环境测试研究、光缆资源管理、现网光缆故障预防、现网光缆资源的拓展应用、基于现网光缆及现场环境测试研究,以及海缆故障监测、通感一体化拓展应用等等。
中国电信基于通感一体技术,结合自研深度学习、相似度识别等算法,开展光缆外破预警,光缆同路由监测等实践,无论是定位精度还是准确率均实现大幅提升。同时对于空芯光纤等新型光纤的智能化运维、海缆锚害预警等场景进行探索。同时,中国电信积极推动光网络数字孪生标准制定,加速运维向“自评估、自决策”转型。此外,通感一体技术正从电信运维向更广泛场景延伸,赋能智慧城市、灾害预警等场景。
产业链协同,推动技术方案创新
光网络通感一体化还存在诸多挑战,包括标准和技术,产品成熟度、算力存储需求等问题。这需要整个产业界携手合作,共同推动标准技术的突破和产品成熟,解决实际存在的难点、痛点,推动光网络通感一体化走向规模应用,创造新的产业价值。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高级技术专家李锋表示,尽管分布式光纤传感发展前景广阔,也有着较为长期的使用实践,但误报率高、准确率不足、国产化率低成为制约其规模化应用的瓶颈。李锋指出,现有厂家面临三大技术难题:干涉衰落,信号难还原;事件复杂,种类难识别;环境泛化,算法难通用。
华为OptiXsense EF3000光纤传感系统采用了光通信领域的成熟技术,确保设备稳定可靠、制造一致性,板卡可完全互换替代,便于维护与调优。同时,在信号处理方面,借助光通信领域积累的相关信号处理算法,实现了噪声抑制与信号保真度提升。此外,为获取丰富准确数据,华为在武汉、成都建设了光纤传感试验场,模拟多种实际场景采集信号,并在现网全国各地100多个站点处采集数据。在采集到的大量数据基础上,华为依托自研的盘古基础大模型,构建了专用于光纤传感的AI模型。
凌云光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光纤传感行业总监赵杰介绍,基于激光的干涉传感技术,目前已经广泛运用在各行各业,但对激光光源有较高要求。凌云光携手合作伙伴TeraXion推出了紧凑的低噪声激光器TeraXion Lxm系列,经过数年多次迭代,最新的Lxm系列产品具备紧凑、免维护、光纤耦合输出、单频输出、超窄线宽、低频率/相位噪声等多重特性。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光纤产品市场总监项疆腾表示,从工业场景光纤测温,到基于光纤的防外破监管,再到输送机故障的智能听诊,海康威视持续推动光纤传感向生产场景渗透,为千行百业提供“光纤感知-AI分析-处置决策”闭环能力。
“2025中国光通信高质量发展论坛”是由CIOE中国光博会与C114通信网联合推出的大型研讨会系列活动,通过多场专题论坛、线上研讨会、闭门研讨会等形式,聚焦产业链薄弱环节,瞄准技术未来演进方向,发掘热点应用场景,群策群力,贡献行业价值,进一步助力我国光通信产业高质量发展。
下一场论坛将于4月17日上线,主题为“超大规模智算中心:1.6T时代的全光互连”,对智算中心内部互联进行深入探讨,展示多种光互联技术的最新进展情况,介绍未来发展趋势,推动智算中心互联技术的创新发展。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