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客网·机器人7月22日 刘强东动作频频,京东的 AI 布局正在加速落地。7 月 21 日,京东宣布完成对千寻智能、逐际动力、众擎机器人三家具身智能头部企业的投资;加上此前 5 月参投的智元机器人,短短两个月内京东在该赛道已投资 4 家公司,以密集投资姿态彰显对具身智能的战略押注。
从资本切入到生态闭环,京东的 "投资 + 场景" 双轮驱动
京东的投资逻辑清晰指向 "供应链场景赋能"。此次领投的千寻智能完成 6 亿元 Pre-A + 轮融资,其核心技术聚焦于机器人感知与决策系统;战略领投的逐际动力将深化与京东在零售、物流场景的协同,双方计划联合开发仓储专用人形机器人;众擎机器人 A1 轮融资后,其 PM01 机型已接入京东 JoyInside 智能系统,成为首款落地的合作产品。
这种 "投资 + 技术嫁接" 模式,依托京东自有场景快速验证商业化价值。数据显示,今年 "618" 期间,京东智能机器人自营销售额同比增长 3 倍,具身智能机器人品类更是暴增 17 倍。内部孵化的 JoyInside 品牌已与十余家头部机器人企业达成合作,通过植入京东角色大模型,让硬件设备具备对话交互能力,这种 "软件定义硬件" 的思路,正成为京东差异化竞争的关键。
互联网大厂竞速赛,具身智能成 "脱虚向实" 新战场
京东的密集出手,将互联网巨头的具身智能争夺战推向高潮。逐际动力的投资方名单中,阿里与京东同时现身,显示头部玩家对优质标的的激烈争夺。阿里此前领投星动纪元、美团参投宇树科技、百度风投注资维他动力,大厂们正通过资本布局,在制造业、物流、本地生活等领域划定势力范围。
与其他巨头相比,京东的优势在于场景闭环能力。其物流体系覆盖全国的仓储、配送网络,为机器人提供了天然的测试场。从仓库分拣到最后一公里配送,具身智能产品可快速完成从技术到商用的落地验证。恰如市场专家所预测,具身智能规模应用的首个爆发点,很可能出现在物流配送领域。
热投资背后的冷思考:概念期的商业化挑战
尽管资本热情高涨,但具身智能仍处于 "概念期向成长期过渡" 的关键阶段。当前工业机器人已进入成熟期,而具身智能机器人处理复杂任务的能力仍显薄弱。京东投资的 4 家企业中,多数产品尚处于原型机或小范围测试阶段,大规模商用仍需突破感知精度、运动控制、成本控制等多重瓶颈。
7 月底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京东将宣布 JoyInside 与更多机器人企业的合作,这种 "生态化推进" 模式,或许能在资本喧嚣中找到更扎实的落地节奏。对于京东而言,这场押注不仅关乎 AI 战略的成败,更是从电商平台向 "智能供应链服务商" 转型的关键一步。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