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动力电池格局生变:宁德时代领跑 韩国三巨头份额缩水
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持续扩张正推动动力电池行业进入新一轮洗牌期。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全球电动汽车及相关车型动力电池总装机量达504.4吉瓦时,同比增长37.3%。在这一轮增长浪潮中,中国电池厂商展现出强劲的上升势头,而韩国三大电池制造商则面临市场份额持续下滑的挑战。
市场格局呈现"一超多强"态势
根据SNE Research最新报告,宁德时代以190.9吉瓦时的装机量继续领跑全球市场,市占率达37.9%,较去年同期微增0.2个百分点。这家中国电池巨头已连续多年保持全球第一的位置,其技术路线覆盖磷酸铁锂和三元锂电池,产品矩阵完整。
比亚迪以89.9吉瓦时的装机量稳居第二,市占率从去年同期的15.4%提升至17.8%,增速高达58.4%。值得注意的是,比亚迪动力电池主要供应自有品牌车型,其快速增长印证了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强劲表现。
韩国电池厂商集体承压
与中企的强势表现形成对比,韩国三大电池厂商合计市场份额从去年同期的21.8%下滑至16.4%,降幅达5.4个百分点。具体来看:
- LG新能源保持全球第三位置,装机量47.2吉瓦时,同比增长4.4%,但市占率从10.2%降至9.4%
- SK On排名第五,装机量19.6吉瓦时,同比增长10.7%,市占率3.9%
- 三星SDI装机量下滑8%至16吉瓦时,市占率从4.7%降至3.2%
分析人士指出,韩国厂商在欧洲和北美市场需求减弱,特别是在高端电动车领域面临激烈竞争。三星SDI主要客户包括宝马、大众等欧洲车企,这些车企近期销售疲软直接影响其电池订单。
中国二线厂商快速崛起
除头部企业外,中国二线电池厂商也呈现快速增长态势:
- 国轩高科以3.6%市占率排名第七
- 亿纬锂能以2.7%市占率位列第九
- 蜂巢能源以2.6%市占率进入前十
这些企业通过差异化竞争策略,在特定细分市场取得突破。例如国轩高科专注于商用车电池,蜂巢能源则在短刀电池等创新产品上发力。
行业竞争格局展望
当前动力电池行业呈现以下发展趋势:
1. 成本优势成为关键竞争力:中国厂商凭借完整产业链和规模效应,在价格敏感型市场占据优势
2. 技术路线多元化:磷酸铁锂电池因成本优势份额持续提升,但高端车型仍偏好高镍三元电池
3. 本地化供应趋势明显:各主要汽车市场都在推动电池本地化生产,以降低供应链风险
未来几年,随着全球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持续提升,动力电池行业竞争将更加激烈。韩国厂商能否通过技术创新和产能调整重获市场份额,中国二线企业如何突破产能和客户瓶颈,都将成为行业关注焦点。与此同时,欧美本土电池企业的崛起也可能改变现有竞争格局。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