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短剧蹭华为小米热度引争议 律师:或涉侵权风险

抖音短剧蹭华为小米热度引争议 律师:或涉侵权风险

近期,一部名为《裁员后我的美女总裁求我复职》的抖音短剧引发广泛争议。该剧因角色名称与企业名称与华为、小米高度相似,加之剧情涉及无人驾驶等现实科技企业核心业务,被质疑存在"碰瓷"嫌疑。目前该剧已被平台下架,但由此引发的法律争议仍在持续发酵。

一、剧情设置引发联想争议

该剧男主角"余程冬"与华为常务董事余承东名字高度相似,且同样主导智能驾驶业务;"骁米集团"董事长"苏柒"则与小米SU7车型同音。剧中企业名称"骁米"与小米谐音,"腾远"暗含华为意象,加之无人驾驶技术竞争、车辆自燃等情节设置,极易使观众产生现实联想。

二、法律视角下的侵权风险

北京嘉潍律师事务所赵占领律师指出,剧中人物名称与他人姓名高度相似,可能涉嫌侵犯姓名权。若虚构内容导致相关企业社会评价降低,则可能构成名誉侵权。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曲虹潭律师补充道,该剧与真实企业业务高度重合的剧情设计,进一步强化了公众联想,存在"影射"嫌疑。

三、短剧行业的合规困局

该剧备案信息显示,制作成本低于30万元的微短剧由平台自行备案。这种低门槛备案机制,客观上为打"擦边球"内容提供了生存空间。业内人士透露,部分制作方刻意使用谐音梗制造话题,通过引发争议获取流量,这种操作模式已形成灰色产业链。

四、平台责任与监管挑战

抖音客服回应称,平台设有专门的内容审核团队。但专家指出,面对海量的UGC内容,平台审核存在滞后性。该剧在获得80万播放量后才被下架,反映出平台事前审核机制存在漏洞。目前广电部门已建立分级备案制度,但对低成本短剧的监管仍需加强。

五、行业健康发展的建议

法律人士建议,制作方应增强合规意识,"谐音"不能成为免责理由。平台方需完善审核机制,建立更敏感的关键词识别系统。监管部门可考虑建立短剧内容负面清单,明确禁止影射现实企业等行为。同时,被影射企业也应完善舆情监测和维权机制。

结语:

这起事件折射出短剧行业在快速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法律风险。如何在创作自由与权益保护之间找到平衡点,需要制作方、平台和监管部门的共同努力。随着相关案例增多,预计未来针对短剧内容的司法认定标准将逐步明晰,推动行业走向规范化发展。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25-07-11
抖音短剧蹭华为小米热度引争议 律师:或涉侵权风险
抖音短剧蹭华为小米热度引争议 律师:或涉侵权风险 近期,一部名为《裁员后我的美女总裁求我复职》的抖音短剧引发广泛争议。该剧因角色名...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