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客网·企业级IT 10月10日 持续为系统打补丁以提高安全性是一种传统的方法,对物联网设备制造商和用户来说都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但这种情况即将改变,因为可以通过预防漏洞彻底改变人们保护物联网的方式。
物联网网络安全问题巨大
目前全球采用290多亿台物联网设备、传感器和执行器。这是一个适合利用的大型网络攻击面。据估计,超过一半的物联网设备可能容易受到或低或高的风险攻击。
网络攻击者经常利用常见的漏洞和暴露侵入设备,然后利用这个立足点发起其他攻击,实现攻击目标。根据研究机构发布的“2022事件响应报告”,利用软件漏洞是黑客第二大最常用的攻击方法。事实上,在他们分析的事件中,近三分之一(31%)是网络攻击者利用软件漏洞访问企业环境的结果。
这些网络攻击可能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后果。据估计,目前网络犯罪使全球经济损失约1万亿美元(超过全球GDP的1%)。
那么,物联网设备制造商能做些什么来试图关闭这个巨大的攻击缺口呢?研究得出的结论是: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在于在漏洞被发现后尝试修补漏洞,而在于从一开始就防止常见的软件和硬件漏洞被利用。这样一来,存在什么漏洞(已知的和未知的)就不重要了。
无休止的补丁并不起作用
《2021年网络攻击面管理威胁报告》表明,网络攻击者通常在通用漏洞披露(CVE)宣布之后15分钟内开始扫描漏洞。当漏洞足够严重时,网络攻击者的扫描几乎与漏洞的公布同时进行是很正常的。这没有给制造商太多时间来发布补丁,更没有时间给客户部署补丁来保护他们的环境。这还是在假设打补丁是可行的情况下。
如果漏洞存在于任何第三方软件库中,设备开发人员通常会受到限制,这些软件库用于通信、加密、身份验证、OTA更新和其他基本功能。如果不能看到这个第三方源代码(它通常以二进制形式交付),开发人员就无法理解如何创建一个可行的补丁来保护整个设备。
开发人员进一步受到技术混合的阻碍,例如新旧操作系统版本的混合以及新旧代码库等。为所有不同的设备配置文件构建和发布补丁可能非常耗时和昂贵(成本高达数百万美元)。对于其中一些设备,这是不可能实现的,因为它们的位置或关键(例如心脏起搏器),根本无法接触到或可以中断。
很明显,修补程序还不够有效或不够快速,无法消除物联网设备漏洞带来的风险。企业需要的是能够对抗这些漏洞本身的东西,也就是能够防止攻击,而不管潜在的漏洞是什么。例如专注于对抗通用缺陷枚举 (CWE),就可以实现这一点。
利用通用缺陷枚举 (CWE)阻止攻击路径
在网络攻击发生时阻止它们是一种更可持续的方法。大多数针对设备漏洞的攻击都共享通用的利用方法(例如内存溢出)作为先决步骤。因此,如果停止内存溢出,就停止了针对大量相似内存漏洞的所有相同的利用,而无论攻击路径、操作系统、设备类型是什么。对其他CWE类别进行同样的操作可以提供全面的保护,并确保设备免受已知和未知攻击。
CWE最初由网络安全商MITRE公司定义,它是一种常见的漏洞类型族。这包括内存损坏(堆和堆栈缓冲区溢出)和内存内的Vulns(在释放后使用,双释放后使用,等等),命令注入和执行流中断,可以立即停止,从而达到防止效果。
其他CWE包括可疑活动(如DDoS指示、暴力登录尝试、数据盗窃或已知的恶意IP访问,这些都是常见的安全威胁)的漏洞,Sternum可以检测到这些活动,然后根据用户配置的规则/策略进行调度。
如此一来,漏洞将变得不那么重要,一个无法利用的漏洞再也不能被用来获得立足点。通过确保代码只做它应该做的事情,制造商为他们的物联网设备提供了精确和确定的安全解决方案。
据统计,目前共有352个类别的1327个CWE。相比之下,而每月公布的漏洞多达数千个。通过CWE开发来实现预防的有效性,而不是试图赢得无休止的补丁竞赛,这是一个简单的数学问题。
总之,物联网时代企业需要了解如何摆脱无休止的打补丁,找到预防漏洞的更有效的方法,才能更好地保护物联网免受或少受攻击。
- 数字化转型支出将飙升:到2027年将达到4万亿美元
- 量子与人工智能:数字化转型的力量倍增器
- 华为OceanStor Dorado全闪存存储荣获CC认证存储设备最高认证级别证书
- 2024年终盘点 | 华为携手伙伴共筑鲲鹏生态,openEuler与openGauss双星闪耀
- 特朗普宣布200亿美元投资计划,在美国多地建设数据中心
- 工信部:“点、链、网、面”体系化推进算力网络工作 持续提升算网综合供给能力
- 2025年超融合基础设施的4大趋势
- 2025年将影响数据中心的5个云计算趋势
- 80万辆大众汽车因AWS云配置错误导致数据泄露,包含“高精度”位置记录
- 名创优品超4000家门店接入“碰一下”支付,引爆年轻消费热潮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