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ChatGPT掀起全球AI狂潮的背景下,阿里巴巴集团云计算和AI部门创始人王坚近日接受彭博社采访时直言不讳地指出,当前AI领域存在严重泡沫,90%的技术和服务将在五到十年内消失。这位中国科技界的传奇人物同时批评硅谷企业以天价薪资争夺人才的做法,认为真正的创新不在于烧钱,而在于找到“对的人”。
AI繁荣背后的泡沫
王坚的言论直指当前AI行业的痛点。自OpenAI推出ChatGPT以来,全球科技巨头和初创企业纷纷涌入生成式AI赛道,融资额屡创新高。然而,王坚认为这种繁荣掩盖了技术本质的缺失。“OpenAI造成了人们对AI能力的‘偏见’,”他表示,“它让大众过度关注聊天机器人,但AI的应用远不止于此。”
这位阿里云创始人的判断基于其深厚的行业洞察。2009年,王坚在缺乏商业计划书和具体模型的情况下,仅凭对算力需求爆发的信念说服马云投入云计算。如今,阿里云已成为年收入160亿美元的业务,并孵化了通义千问大模型。在他看来,当前大多数AI讨论都停留在表面,缺乏对技术本质的探索。
硅谷模式的批判
王坚对硅谷企业的高薪挖角策略提出尖锐批评。随着AI竞争白热化,OpenAI、Meta等公司以“体坛巨星级别”的薪资争夺顶尖工程师,部分人才的年薪甚至超过百万美元。对此,王坚认为:“硅谷的做法并非成功之道,真正重要的是创新。在早期阶段,你需要找对的人,而不是贵的人。”
这一观点与中国科技企业的务实风格形成鲜明对比。阿里云的发展历程证明,创新并非依赖天价投入,而是需要清晰的战略和执行力。王坚强调,AI竞赛的核心是应用场景的创造性探索,而非资本堆砌。
中国创新的试验场优势
尽管对行业泡沫提出警告,王坚对中国AI发展的前景依然乐观。他指出,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科技实验室之一,拥有独特的创新环境:“这里的人们对科技充满热情,正在尝试各种可能性。”这种多样性为AI技术的落地提供了丰富场景,从电商、物流到智能制造,中国企业的实践正在重新定义AI的价值。
王坚的预言与历史经验相符。互联网泡沫时期90%的初创企业最终消亡,但留下的10%改变了世界。AI行业或许正在经历类似的洗牌。对于开发者而言,他的建议是“排除杂音”,聚焦技术本质。
结语
王坚的言论为过热的AI行业泼了一盆冷水,但也指明了方向。当资本狂欢掩盖技术短板时,真正的创新者需要回归本质:找到对的人,探索对的场景。在这场全球AI竞赛中,中国企业的务实态度或许将成为关键变量。正如王坚二十年前预见算力革命一样,今天的判断可能再次被时间验证。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