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元否认借壳上纬新材 63.62%收购案疑云再起

智元否认借壳上纬新材 63.62%收购案疑云再起

近日,上纬新材发布公告称,智元机器人计划通过协议转让和要约收购方式,合计收购公司63.62%股份,交易总价约21亿元。这一消息迅速引发市场广泛关注。智元机器人方面随即回应称,本次行动仅为收购控股权,不构成借壳上市。然而,市场对这一表态并不完全买账,围绕此次收购的种种疑问仍在持续发酵。

从交易细节来看,此次收购分为两个部分:智元恒岳拟以协议转让方式受让控股股东SWANCOR萨摩亚持有的24.99%股份,致远新创合伙受让5%股份,合计29.99%;同时,智元恒岳拟通过部分要约收购方式进一步增持37%股份。交易完成后,智元机器人将至少持有上纬新材63.62%股份,成为绝对控股股东。

智元机器人方面强调,此次收购不构成借壳上市。根据《重大资产重组办法》规定,借壳上市需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上市公司控制权发生变更;二是上市公司主营业务发生根本性变化。智元方面认为,虽然控制权发生变更,但主营业务不会立即发生根本性改变,因此不构成借壳上市。

然而,市场对此仍存疑虑。首先,两家公司的主营业务差异较大:上纬新材主要从事新材料业务,而智元机器人则专注于人形机器人研发。虽然上纬新材证券部相关人员解释称,公司现有部分业务确实会应用于机器人领域,但具体如何实现业务协同,目前尚未有明确方案。这种业务上的明显差异,让市场对"不构成借壳上市"的说法产生质疑。

其次,智元机器人的发展速度令人瞩目。由"天才少年"稚晖君创立的智元机器人,在短短一年多时间内就实现了商用机器人量产,2025年1月更是完成了第1000台通用具身机器人的量产下线。如此快速的发展,必然需要大量资金支持。通过收购上市公司获取融资渠道,这一动机难以完全排除。

再者,从收购方式来看,智元采取了"协议转让+要约收购"的组合策略,这种方式在控制权交易中较为常见,但也常被质疑为规避监管。特别是SWANCOR萨摩亚承诺以其所持33.63%股份预受要约,这种安排更增加了交易的复杂性。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交易的股份转让价格为7.78元/股,较公告日前一个交易日的收盘价有一定溢价,显示出智元方面对此次交易的重视。但市场更关心的是,交易完成后,智元将如何整合两家公司的资源,实现真正的业务协同。

目前来看,这场收购案仍存在诸多未解之谜:两家业务差异明显的企业将如何实现协同效应?智元是否会在未来逐步注入机器人业务,实现事实上的借壳上市?上纬新材原有业务将何去何从?这些问题都需要时间来给出答案。

对于投资者而言,在相关信息尚未完全明朗之前,保持谨慎态度或许是最佳选择。一方面要关注交易后续进展,特别是业务整合方案的具体细节;另一方面也要留意监管部门的审核态度,这将直接影响交易的最终走向。

无论最终结果如何,这起收购案都反映出新兴科技企业对接资本市场的强烈需求,以及传统产业寻求转型升级的现实压力。在产业升级的大背景下,类似的跨界并购可能会越来越多,如何平衡创新与规范、速度与稳健,将成为市场各方需要共同面对的课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赞助商
2025-07-09
智元否认借壳上纬新材 63.62%收购案疑云再起
智元否认借壳上纬新材 63.62%收购案疑云再起 近日,上纬新材发布公告称,智元机器人计划通过协议转让和要约收购方式,合计收购公司63.62%...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