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除了识脸还能“读心”

AI即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它企图了解智能的实质,并生产出一种新的能以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器,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

大千世界,多姿多彩。生活在美丽的地球上,每个人都渴望被了解,期待被关注。随着AI技术的不断进步,其在人的表情识别、情绪解读、语义分析、体态追踪等方面的应用潜力不断被开发出来,俨然为犯罪嫌犯锁定、精神病例研究等提供着有力的技术支撑。

基于其广阔的应用空间和多元化应用价值,世界各国对于AI的研究力度不断加大,一些国家在AI大体系框架中的某些领域已经有所突破。探索AI与人、AI与世界的关系,也已经成为多国研究的共同课题。

近日,《自然》杂志发表了一篇论文,利用人工智能研究了性格和面部特征之间的关系。研究团队征集了12000多名志愿者,利用人工智能技术通过31000多张自拍学习了128种人脸特征,并且将志愿者的人格特征分为五类,即责任心、神经质、外向性、亲和性、开放性。结果显示,AI在基于静态面部图像预测性格方面的准确率达到了58%,其中对于责任心的准确率高于其他四个人格特征。

用AI识别性格,听起来既觉得新奇又有几分神秘。而前段时间在网络上十分流行的“AI相面”,虽然融合了人脸识别等元素,但是娱乐性质居多,可信度不高。而AI从认脸到“读心”,从简单的面部表情识别到了解一个人的性格类型及心理特质等,乍一听起来似乎不太可能。下面,我们就来捋捋这其中的关系。

读懂人心并获取人们的思想,一直是AI研究的一个领域和方向。近年来,AI被赋予了高级“读心术”的重任,即不通过人的话语、面部表情、肢体语言,就可以通过探测其大脑语言中枢和其他功能中枢(如运动中枢)的脑电波,探查到人们在想什么、要说什么和想要进行什么样的活动。

究其本质,AI的“读心”功能目前主要是通过情感计算实现。通过赋予计算机识别、理解和表达人的情感的能力,使得计算机具有更高的智能,进而比较准确和生动地反映人的情感状态、情绪变化,是情感计算力求实现的目标。情感计算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AI对于性格、心理、情绪识别的准确性。

从目前来看,在多国的共同推动下,初级“AI读心术”已经基本实现,AI解读脑电波的能力也在英国、俄罗斯等国的课题研究中得到出色展现。不过,目前AI通过脑波还原的视频,还原度整体还比较低,并且只能对已知类型进行判断和还原,还原效果还有待提升。

AI读心技术地不断发展,一方面让人们感到欣喜,另一方面也引发了许多科学家的担忧。人的情绪时刻处在变化状态,仅仅依靠过去一段时间内的情绪特征就判定某人未来的性格特点,未免显得草率和不够客观。而基于面相的性格识别,往往会先入为主地判定人物的性格和脾气,进而引发一些伦理问题,例如性格歧视与偏见等。

此外,如何为AI“读心”划定合理的应用范围,引导用户科学、安全的使用该技术,还是摆在AI“读心”走向商业化应用的一道关卡。加快伦理规范和立法,毫无疑问是AI“读心”得以顺利应用的两大保障。只有加强监管,才能让AI“读心”真正造福于民,而不是被不法分子滥加利用。

AI“读心”的一大典型应用,就是智能客服。AI客服“读心术”的背后,是以AI、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前端算法等系列能力为驱动的智能客服系统。以安全为准绳,以法律为约束,以创新为动力,以监管为手段,或许会让人们在提到AI“读心”时,能够获得更多安全感和信任感。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赞助商
2020-06-19
AI 除了识脸还能“读心”
AI即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它企图了解智能的实质,并生产出一种新的能以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器,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大千世界,多姿多彩。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