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孟永辉
曾经,人们以为,互联网的边界是无限的。
这是我们看到的那么多的互联网公司的边界之所以会无限拓展的根本原因。可以说,但凡是真正能够在互联网占据一席之地的玩家,但凡是能够在互联网时代功成名就的玩家,几乎都是将自身的边界可以无限扩展的玩家,几乎都是边界不断延展的玩家。阿里巴巴如此,腾讯如此,后来的其他新生互联网公司,同样如此。
然而,当资本和流量的红利不再,特别是当边界的扩展开始面临越来越多的压力,互联网的边界的拓展开始遭遇这样那样的困境和难题。纵然是那些头部的互联网巨头,依然未能幸免。我们看到的以阿里巴巴、腾讯为代表的互联网概念公司在资本市场上的表现以及它们在发展过程当中遭遇到的困境和难题,无一不在为我们展示这一点。
欲要让互联网获得新的发展,欲要让互联网打破当下的枷锁和桎梏,打破互联网的边界,让互联网可以找到新的道路,或许是摆在每一个互联网玩家们面前的重要课题。在这样一个过程当中,我们看到了互联网玩家们的转型和升级,我们看到了新技术、新模式的衍生与涌现,无一不是这一现象生动且直接的证明。
如果对于互联网玩家们的新探索、新尝试进行一次总结的话,产业互联网,或许是再合适不过了。如果我们将以往以扩展边界为主导的发展模式称之为「消费互联网」时代的话,那么,当下我们所处的以打破互联网的边界为主导的全新发展阶段,则是「产业互联网」时代。以产业互联网为肇始点,互联网的边界将会被打破,一幅波云诡谲的新产业图景,正在我们的面前徐徐展开。
产业互联网,让互联网由「横向扩展」转向「纵向深度」
曾经的互联网,是一个以生态、系统为主导的年代。每一个大的互联网平台都是一个大型的生态系统,每一个大的互联网平台都是一个大型的中心。在这样一个年代里,不断地通过横向上的扩展来建构一个大的生态和系统,让流量可以在自身的系统里留存,是决定一个玩家能否获得最终胜利的关键原因。于是,建构一个大的生态,打造一个无缝衔接的系统,几乎成为了每一个互联网玩家的标配。
然而,我们同样要看到的是,以横向扩展为主导的发展模式,必然是建立在你死我活,此消彼长,零和博弈的竞争机制之下的。一家互联网企业,欲要获得发展,必然需要踩在同行的身上前行。这是在互联网时代我们看到如此多的不当竞争乱象层数不穷的根本原因,也是以烧钱为主导的乱战此起彼伏的根本原因。可以说,这样一种以横向拓展为主导的发展模式,并不能够带来长久的发展,一旦市场格局确立,一旦红利被消耗殆尽,一切都将重新开始,天花板和发展瓶颈便会出现。欲要让互联网行业的发展打破传统的枷锁,必然需要改变以往以横向扩展为主导的发展模式,转而在深度上做深,做实,以此来寻找新的「金矿」。
正是在这样一种情况下,我们看到了以回归实体,拥抱产业为主导的互联网新进化的开启。以新电商、供应链金融科技、产业带的打造为代表的新模式,几乎都是这样一种现象的直接体现。如果对互联网的这样一种新的发展模式进行一次总结的话,产业互联网,或许是再合适不过的了。我们看到的数实融合、虚实结合的新概念,几乎都是在这样一个阶段发展起来的。同消费互联网时代一味地增大自身的体量,做大自身的规模不同,在产业互联网时代,考验玩家们的是与产业结合的深度,对产业的理解是否深刻。这是一种与消费互联网时代完全不同的发展模式,在这样一种模式下,纵向上的深入,成为了玩家们的标配。
可以说,产业互联网真正实现了互联网从「横向拓展」向「纵向深度」的根本性嬗变。以此为开端,互联网的原有边界被彻底打破,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幅与以往的发展模式、技术形态、运行逻辑完全不同的发展新图景。
产业互联网,让互联网由「上层建筑」变成「基础设施」
如果对消费互联网时代的互联网玩家们的特质进行一次总结的话,它就是一个华丽且庞大的「上层建筑」。在这样一个「建筑」里,谁能够建筑得足够大,足够富丽堂皇,谁就能够获得足够多的资本关注,谁就能够获得足够多的流量垂青,谁就能够在你死我活的竞争当中获胜。无论是以阿里巴巴、腾讯为代表的头部玩家,还是以滴滴、美团为代表的新生代的互联网新秀,无不为我们展示着这一点。尤其是以滴滴、美团为代表的新生代的互联网玩家们,表现得更加明显。滴滴与快的、优步的竞争,美团和大众点评的大战,几乎都是这种现象的直接证明。
当互联网仅仅只是以「上层建筑」来定义自身的时候,它的发展,必然是建立在市场的无限巨大的基础之上的。然而,我们同样要看到的是,市场的规模毕竟是有限的,资本和流量的红利毕竟是有限的。仅仅只是以「上层建筑」来定义自身,仅仅只是以浮于表层的方式来寻找发展机会,不愿意做脏活累活,不愿意啃硬骨头,必然是无法获得长久发展的。
欲要让互联网获得新的发展,它必然需要告别仅仅只是以建筑「上层建筑」为主导的发展模式,转而投身到广阔的产业之中,通过拥抱产业,充当产业的「基础设施」来打开新的发展突破口,来突破原有的边界。在这样一种情况下,互联网开始发生一场深度嬗变,开始从孵化出更多新的技术、新的模式。
当下,我们看到的数字技术的兴起,我们看到了数字经济的崛起,无一不是这样一种发展状态的直接体现,无一不与互联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同消费互联网时代一味地构筑「上层建筑」不同,在产业互联网时代,玩家们更加关注的是对于实体经济和实体产业的赋能和支撑,更加关注的是自身与实体经济和实体产业的深度融合。在这样一个阶段,互联网不再是表层的,不再是片段式的,而是开始转向深度,转向无形,转向产业发展的细枝末节。对于互联网来讲,从「上层建筑」到「基础设施」的转变,无疑是产业互联网时代来临的生动写照。
产业互联网,让互联网由「中心化」转向「去中心化」
互联网之所以会走入到边界里,之所以会走入到一个又一个的系统里,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在消费互联网时代,我们建构了一个又一个的中心,我们建构了一个又一个的系统。可以说,每一个互联网玩家都是一个中心,每一个互联网玩家都是一个系统。然而,仅仅只是以中心和系统来定义自身,最终所导致的一个必然结果,便是互联网的发展会陷入到零和博弈的死胡同里,会陷入到中心化的泥潭里。
欲要打破互联网的发展边界,必然需要打破以往消费互联网时代以「中心化」为主导的发展模式,转而通过「去中心化」的方式来激活系统和中心里每一个个体的活力,释放每一个个体的潜能,从而打破发展的天窗,实现新的发展的突破。如果对产业互联网的发展有一个确切的定义的话,打破以往的「中心化」的发展模式,转而用「去中心化」的模式来找到更大的想象空间,重启个体活力,无疑是一个重要方面。
当「去中心化」的模式开始盛行,以往被互联网玩家们聚合在「中心」和「系统」里的每一个产业,每一个环节将会被激活,它们可以形成新的一个又一个的新中心。由此推理,它们可以形成一个又一个的「阿里巴巴」,一个又一个的「腾讯」。
如果我们将在消费互联网时代「中心化」的模式下成长起来的互联网玩家们,看成是由万千产业的聚合形成一个规模庞大的中心和系统的话,那么,在产业互联网时代,我们则是通过「去中心化」的模式,释放万千产业的活力和潜能,以打造出万千个类似消费互联网时代的以阿里巴巴、腾讯为代表的「新中心」的过程。
对于互联网来讲,它从「中心化」向「去中心化」的这样一种发展模式的转移,无疑是一种边界的拓展,无疑是对于原有的枷锁和桎梏的一种打破。有了这样一种打破之后,互联网行业的发展才能进入到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互联网的想象才能被再一次释放,互联网的边界才能被再一次打破。
结语
曾经,人们以为,互联网的边界是无限的。
然而,当资本和流量的红利不再,当有限的市场被瓜分殆尽,我们看到的是,互联网开始抵达边界,开始迫近天花板。在这样一个时刻,我们需要打破互联网的边界,我们需要为互联网的发展打开新天窗。产业互联网,正是在这样一个时刻被推到了前台,开始承担起了打破互联网边界的重任。以产业互联网为起点,重启互联网的新想象,找到一个远比以往的消费互联网时代富有想象力的新世代,找到一个远比以往的消费互联网时代体量巨大的新时代,或许才是开启新发展的正确姿势。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极客网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