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疫情当前,各行各业都在推行“无接触服务”,以减少人员聚集,避免病毒传播和交叉感染。其中,通过人脸识别系统实现自助存取车辆的智能立体车库,不仅做到了对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更在保障用户体验的同时,将车库管理员这一岗位解放出来,实现24小时开放的无人化智能车库。
Part 01
立体车库叫好不叫座
使用不便是根本原因
车位配套是现代城市规划的痛点之一。随着国内汽车保有量与城市用地价格逐年上升,成熟小区、写字楼、商业综合体等人流密集区域往往存在车位不敷使用的情况。据公安部数据,截至2019年底全国汽车保有量达2.6亿辆,其中私家车突破2亿,全国66个城市汽车保有量超过百万辆。
或许有人疑惑,一辆车占地不过5-6平米,车位能用去多少面积?事实上,由于需留出足够行车通道,传统地下车库平均一辆车要占据40平方米的土地。
立体车库提供了解决问题的全新思路:若采用双层立体车库,可使地面使用率提高80%-90%;若采用多层立体车库,50平米的占地面积甚至可存放40辆车,土地使用效率提升数倍。另外,由于立体车库要求车主将汽车停在特定位置上才能启动,可以从管理上彻底实现人车分离,保证人身和车辆的安全。
尽管立体车库好处颇多,实际使用中却往往出现大量闲置的情况,在国内普及度不高,“叫好不叫座”背后的根本原因在于使用不便。
传统多层立体车库本身属于大型复杂机械,往往需要专业的管理人员代客操作,完成后交给车主存车凭证,取车时同样需要车库管理人员代为操作。该模式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其一,相比目前主流的无人值守车库,立体车库需要专门管理人员24小时值守并为用户提供存取车服务,这将会是一笔不菲的人力资源成本。
其二,用户无法自助操作,每次都需要等待专人操作,一旦遇上停车高峰期或者管理人员外出时,会导致存取时间过长,用户体验较差。少数支持自助操作的立体车库流程也较为繁琐,让不熟悉操作的用户望而生畏。
其三,车主需携带存取凭证,一旦凭证遗失,也会影响正常使用。
其四,由于多层立体车库是大型复杂机械,需要经常性维护,一旦空置率高,收入匮乏,会导致缺乏维护资金,反过来影响用户体验与信心,最终导致恶性循环。
Part 02
“刷脸”让自助操作成为可能
助力国产立体车库弯道超车
如何改善立体车库的使用体验与经营状况?部分业内企业选择在立体车库中加入人脸识别系统,让用户自助操作成为第一选择,这样既能够提升用户使用体验,也能降低立体车库运营中的人力成本,另外以人脸作为存取凭证,可避免用户携带物理凭证的不便,更在疫情期间极大减少直接与间接接触,以“无接触服务”为用户提供安全保障。
作为国内领先的立体车库解决方案提供商,深圳市伟创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伟创股份”)率先在产品中加入虹软视觉开放平台的人脸识别算法,以简化立体车库使用步骤。
据伟创股份的工作人员介绍,用户将汽车停在车厅后,通过人脸识别进行停车确认,车厅门自动关闭,立体车库开始运作,将车辆输送至空闲车位,这一切都通过监控系统全程展示。取车也同样简单,用户仅需要完成人脸识别,立体停车库就会自动将汽车传输回取车厅。
整个使用过程中,车主无需另外保存相关凭证,也无需手动输入车位号和取车密码,只需刷脸即可完成全部操作,极大简化了使用步骤,减少肢体接触。立体车库的运营方也无需安排工作人员驻守和看顾,显著降低人力资源成本。
“通过刷脸完成安全存取车的立体车库,在国内非常少见。伟创股份有超过27年的从业经验,在立体车库领域非常资深,人脸识别功能则源于虹软视觉开放平台提供的视觉AI算法。”上述工作人员表示。
据公开资料,伟创股份是五洋停车的全资子公司,成立于1993年,拥有超过30万平方米的生产基地,承建了万达、万科、中海、碧桂园等多家大型企业的立体车库项目,立体停车设备总泊位数量超过20万个,是国内最大的智能制造设备商之一。虹软视觉开放平台则是科创板上市企业虹软科技旗下的视觉开放平台,输出了大量可快速落地的免费、离线算法,提供人脸识别、人证核验、活体检测SDK以及开发应用套件,算法广泛应用于智慧楼宇、智慧旅游、智慧工地、智慧校园、智慧出行、智能机器人等场景,为开发者和企业用户打造高效易用的计算机视觉引擎。
据悉,伟创股份所开发的刷脸立体车库已经在全国多个城市落地,与万达合作的立体车库也将在2020年投入使用。
事实上,立体车库在国外已经发展得较为成熟,在西欧、东南亚、韩国和日本得到了广泛应用的发展,尤其在日本有近40年的历史,国内立体车库多为进口德国或韩国的产品。随着伟创股份多年耕耘,又率先引入虹软视觉AI算法,推出刷脸可用的智能立体车库,或将实现国产智能立体车库的弯道超车,也为当前的疫情防控提供相应助力。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